从海量信息云中抽丝剥茧实战应用
中国江苏网3月7日扬州讯(通讯员 殷长庆 裴雨 记者李源) 新春伊始,一张张成绩单显示:在江苏省城调队在对全省安全满意度测评中看到,2016年扬州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度达95.86%,列全省第2位。在全市作风建设大会上,扬州市公安局以第一名的成绩被评为2016年度扬州市级机关工作目标绩效综合考评“先进单位”。扬州市公安局与市交通产业集团共同申报的“市区智能停车管理和‘五位一体’综合出行服务系统”项目获得“工作创新奖”……这一系列成绩的获得得益于扬州公安全力打造“数据警务”,服务实战,服务群众,他们开启了平安建设的快速通道。
“谁掌握了数据,谁就能赢得未来。具体到公安工作来说,掌握数据就能赢得平安。”扬州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宫文飞深刻而清醒的认识到,对与社会治安相关的警务数据分析,能客观精确地洞察规律、感知问题、预警风险。也正是意识到“大数据”在警务实战中的不可替代性,2016年,扬州市公安局积极融入“云上扬州”、“智慧扬州” 建设,紧盯警务大数据和视频大数据两个重点,组建跨警种大数据应用专班,同时在刑警部门设立视频侦查专业队,探寻出一条“大智移云”时代提升打击犯罪、服务民生的新途径。
“大数据”分析研判,办案通道更便捷
2016年,扬州打防犯罪主要指标呈现出“三降三升”的良好态势,违法犯罪类警情、刑事发案、案件损失分别下降3.86%、1.87%和4.8%,刑事破案率、抓获刑事作案成员数、移送起诉数分别上升2.2%、2.55%和7.58%。13起现行命案全破,连续3年保持全省领先,7个专案组被省厅记功表彰,境外追逃工作位列全省第一,公安部、省厅4次电贺我局侦破大要案件。这些成绩的取得也得益于扬州公安坚持科技支撑,提升智慧警务建设的水平。
“大数据”时代最大的转变就是,放弃对“因果关系”的渴求,取而代之的是关注“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只要知道“是什么”,而不需要知道“为什么”。这就颠覆了千百年来人类思维惯例,对人类的认知和与世界交流的方式提出了全新挑战,也为人们获得更为深刻、全面的洞察能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与潜力。
对公安机关侦查民警来说,他们也明锐地意识到这一点。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就是信息线索、研判资本。
日前,扬州民警通过信息获得一条线索:“有一男子在市区贩卖毒品冰毒,数量很大,此人使用的手机号码为139XXXX0001。因该线索可用的信息量很少,只有一个手机号码,线索可信度有待考证。本着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民警并未忽视该线索,并凭这一条交联线索,通过深度运用“大数据”,有针对性地挖掘与工作对象有关联的数据,层层深入研判,最终将吴某、林某都、张某辉、陈某杰、林某益五名主要对象研判出来,确定了该团伙五名成员,五名人员在团伙中的分工如何,毒品来源,何时通过怎样的路径到达扬州等问题一一破解,成功破获部—2016—158号毒品目标案件,抓获吸贩毒成员24名,当场缴获毒品冰毒4千余克,仿六四式手枪一支,子弹4发,毒资两万余元。而此案成功破案的核心所在就是对通信数据的充分利用。该案中,民警擅用内、外网所提供的丰富信息资源,有针对性地挖掘更多与工作对象有关联的数据,并对各项数据进行整合和甄别,在繁冗庞大的信息数据中剔除无效的、错误的信息,充分发挥出“大数据”在二次研判中的最大潜能,从而使该案在侦破过程中少走弯路,快速突破僵局,最终为案件的成功侦破创造条件。
碎片化信息,关联要素,通过警务“大数据”,民警将这些线索一一筛选求证,有了更为便捷的办案通道。2016年,扬州公安破获的广陵“会议营销”诈骗案、邗江“12?3”网络荐股诈骗案、江都“1?11”特大盗刷银行卡案、宝应“4?13”故意杀人案等重大案件的背后,也是得益于“大数据”的强有力支撑。
数据关联运用,治安防控水平大提升
“大数据”时代对人类的数据驾驭能力提出了新挑战,扬州公安机关的做法是:让数据相关联,让信息多跑路,把方便留给民警,把繁琐留给系统。
2016年,扬州公安主动作为,推动维稳安保取得新突破。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省、市党代会和敏感节点平稳度过, “扬马”等140项大型活动安全无事故, 35批次等级警卫任务绝对安全。
记者了解到,每年的香会安保,扬州公安都要出动两千余名警力,还需要克服高温热浪、高负荷执勤和蚊虫叮咬等困难,连续作战30多个小时,确保十几万的群众安全。去年的香会安保工作现场,扬州公安第一次结合了“大数据”科技手段后,让原本靠人盯人的安保工作实现了改变,警力也得到了合理利用。据了解,其中所谓的“大数据”科技手段就是在香会的总指挥部设立一个热力图,大屏上的这幅热力图能够全面的显示安保整个区域的人流密集程度,哪里人越多越集中,热力图上相对应的某一区域的颜色就越深,当人流达到一定程度时,红外显示就提前报警,方便警方迅速调整部署,增援警力,防止险情发生。
“当现代科技手段遇上了我们的传统警卫保障,可谓珠联璧合。我们可以利用红外成像的热力图来判断实时的人流走向,第一时间来合理的调配我们的警力部署,大大增强了安保现场的安全系数,也为我们公安民警减了负。”扬州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翁国彦有感道。
用数据说话,形成“数据文化”理念,扬州各级公安机关的决策指挥有了大的转变,打击破案从“三板斧”向多维数据复合应用转变,巡逻防控从人工巡逻向人机结合、立体化防控转变,安全监管从传统管理向数据全程监管转变,警卫安保从人海战术向可视指挥定点投放转变。
数据警务服务接“地气” , 让群众少跑腿
去年5月2日,家住扬州郊区的张女士打开手机,进入扬州微警务进入出入境证件业务办理页面,填写完相关信息,选择预约的网点和时间。第二天,张女士带着出入境证件和预约号直接来到办证大厅,几分钟便办好了相关证件。
以往办理出入境相关手续,需要到办证大厅办理,有时手续不齐全还要来回跑。如果说“大数据”让警务工作得了“实惠”,那么群众也是从中受益者,扬州警方不断求新、求变,利用警务大数据更好地服务民生。去年,扬州市公安局把公安“微警务”建设作为优化警务运行机制、畅通警民沟通渠道、提升公安工作水平的重要抓手,按照“市县统筹、节约高效”的思路,全面推进建设。
一个政务微信,市民可以关注一时,也可以随时取消关注,扬州公安是如何与受众建立起良好互动的,答案是服务。以扬州公安“微警务”功能为例,打开手机进入页面,如您有开锁需要,可通过“开锁服务”查到本地开锁公司电话。如果群众起名有困扰时,“同名查询”会告诉您全省同名人数。还有“自助移车”,可以实现扬州本地车辆“一键移车”。
再以“轻微交通事故处理”功能为例,机动车驾驶人发生轻微车损事故后,只要将事故照片、地理位置等信息通过微信上传到后台,凭轻微事故处理流水号便可进行快速处理,并享受车辆定损和理赔服务,既提高了事故处理效率,又避免了小事故大拥堵的现象。微信网友点赞说,“扬州交警”微信萌萌哒,推送的内容也接“地气”。
扬州公安“微警务”、“ 扬州交警”等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的上线,将户籍、交警、出入境、行政许可等42项公安业务从窗口延伸到网上、掌上,畅通了服务渠道、提升了服务效能,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