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高邮一教师20年著就《发现扬州》 从自然地理变迁角度厘清扬州历史
2017-02-06 09:20: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捺山出土的化石

  捺山出土的化石

  《发现扬州》封面

  《发现扬州》封面

  中国江苏网2月6日讯  “你知道吗?五百万年以来,扬州地区经历过大地震颤、火山喷发、江河奔流、海潮侵袭……曾经是大象故乡、虎豹猎场、麋鹿乐园……”近日,高邮市第二中学语文教师钱进将20多年来对扬州地区实地考察记录及收集整理的资料,花费一年半时间,正式出版了15万字的著作《发现扬州》,从自然地理变迁角度厘清扬州历史,探寻扬州的前世今生。

  500万年来扬州地区经历了什么?

  在引言《你所不知道的扬州》的开篇,他首先带给读者一幅仿佛科幻大片中的场景——“五百万年前,这里曾是火山活跃地带,是生命的禁区。在太平洋板块对亚洲板块的强烈挤压下,地下的岩浆取道大断裂边缘的支断裂,在这一地区喷涌而出,形成大面积火山地貌……”

  钱进通过阅读大量地质学者和考古工作者对扬州科考的文章,对扬州地区地理演变史进行了缜密的梳理。

  五百万年以来,扬州地区经历过大地震颤、火山喷发、江河奔流、海潮侵袭、蜀冈堆积、平原沉积等神奇身世,有过茂密的森林、广袤的草原,曾经是大象故乡、虎豹猎场、麋鹿乐园。

  一百万多年前,扬州林林葱茏,生机盎然。泗洪兽(类似河马,在六合和泗洪都发现其化石)、淮河象、大唇犀、原大羚、印度熊、似大密齿獾等都在这里栖息。

  二十万年前,扬州地区还是亚热带干旱性的草原气候,跟今天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草原地貌气候条件非常相像,气温要比现在高,雨量比现在充沛,非常适合象群生活。

  十万年以后,扬州地区原本温暖的气候,突然变得奇冷无比,淮河象逐渐进化为披着长毛的猛犸象。在宝应,先后发现了淮河象和猛犸象牙化石,扬州很可能是大象的故乡。

  而蜀冈就形成于这一时期。从北方已不断吹来的“沙尘暴”,形成了“下蜀黄土”,在扬州西北、高邮天山、仪征、六合和天长等地区广泛堆积,呈现黄土丘陵地貌。

  4200年前扬州出现人类文明

  距今四五万年,下草湾人在蜀冈之上打猎,在长江之畔捕鱼,过着无忧无虑的渔猎生活。他们已经学会人工取火,结束了茹毛饮血的生活,进化为真正的人。

  钱进说:“在地理变迁,气候变化中,不少物种离开或者消失,在地底遗留的化石告诉现代人它们的足迹。”上世纪50年代,广陵区凤凰河流域发现新石器文化遗址;70年代,新城龙河地区发现埋藏地下的石器,如尖状器、砍斫器、刮削器等都是采集渔猎工具。

  4200年前,由于西部冰川大量消融,长江、黄河、淮河洪水泛滥,海水沿古长江河道涌入古扬州平原,此时的古扬州已成为古海湾的一部分。地理的变迁,孕育了人类文明,也创造了人类发展史。

  钱进用四大篇章共计二十三节,以时间为纲分别介绍扬州、高邮、宝应和仪征历史地理变迁,对扬州地区的历史进行一次较为完整的梳理,把那些消失无踪,或湮没在地下的历史,一点点挖掘出来,整理成文,用今天的视角来解读历史,重新审视这片熟识的土地。

  20多年写下15万字《发现扬州》

  20多年来实地考察记录,一直在收集整理资料,一年半时间数易其稿,《发现扬州》终于在2017年新年之际正式出版。

  “我尽量用事实说话,而不是主观臆断。”钱进说,经过实地考察,他证实了专家们发现和未发现的东西。表面上看,家乡属于平原水乡地貌,毫无神秘可言;实际上,黑土地下,隐藏着许多地质秘密,地质结构非常复杂。扬州西部还可以看到连绵起伏的山丘,其中仪征和高邮地区大小铜山、捺山和神居山等山头,是古火山留下的遗迹。蜀冈则是黄土堆积形成的地貌奇观,地下还埋藏着巨量砂矿,则记录了古长江演变的历史。

  钱进印象最深的,是8年前第一次骑车到南京,以为都是平路,哪知到了高邮送桥镇西南部,地形变了,上坡,下坡,丘陵连绵起伏,几座山头隐约可见,当时既累又兴奋,后来发现传说中雨花石也产自这一区域,就感觉非常神奇。这激发了他的探索兴趣,以后开始有意识地收集地理地质方面的资料,慢慢摸索出了相隔不远的仪征陈集镇捺山地域地貌的成因。令他欣慰的是,如今捺山已建有地质公园。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在扬州读书时爱上扬州这座城,专注了解扬州历史,到实地数次骑行扬州东南西北的每个角落,钱进以一颗赤子之心,探寻家乡扬州的前世今生。“认识这座城市,就是认识我们自己。期待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扬州,知道那段悠长的神奇历史。”

  记者 张庆萍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