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苏州 > 苏州观察 > 正文

0

昆山“一枚公章管审批”提升政府效能 深化“放管服”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17-08-11 10:43:00

  中国江苏网讯 8月8日下午,昆山市裕大房地产公司项目负责人陆有忠来到张浦镇行政审批局,办理了相关手续后,很快拿到了项目施工许可证。8月4日上周五他才刚刚过来递交了现场踏勘申请,当天下午行政审批局便安排工作人员去现场踏勘,本周一上班就短信通知他过来取件。

  “我们的现场踏勘人员是‘全科医生’,所有涉及现场踏勘的65个项目一次完成,而不需要每个部门都去现场。”张浦镇副镇长王霞介绍说,该镇行政审批局在“一个窗”的基础上进行流程再造,推出受理、踏勘、审核“一口式”服务,即申请单位到窗口递交申请,窗口两位工作人员当场从规划、住建、环保、国土等方面对项目进行初审,通过后立即安排踏勘人员到现场踏勘,最后递交相关业务部门审核。

  2010年张浦镇被中央编办、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确定为经济发达镇行政体制改革试点镇以来,在行政审批、综合执法等领域率先探索。以工业建设项目审批为例,按照常规首先要经过昆山市发改委立项备案,然后要在镇、市两级的环保、规划、国土、住建等部门各流转一遍。而在权限下放后,现在张浦镇行政审批局即可完成立项、环保初审、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等流程,最后经市环保、住建等部门审核即可。“环节减少5个、承诺期减少2个、往返次数由10次减少到3次。”王霞说。

  张浦镇行政审批的大提速,正是昆山“放管服”改革的生动案例。近年来,昆山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始终把“放管服”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大力削减行政审批事项,从严推进分类监管和综合执法,全面优化政务服务,在行政审批、监管执法和政务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5月15日, 省委书记李强在第5期县委书记工作讲坛上强调,要充分发挥改革对发展的“深刺激、强刺激”作用,充分发挥县级落实改革任务、进行改革探索的双重作用。当天,昆山即召开全市“放管服”改革暨昆山开发区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工作推进大会,对全市“放管服”改革工作做出专题部署。8月7日,昆山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举行,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昆山“放管服”改革相关方案,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深化‘放管服’改革能否取得实效,取决于我们推进这项改革的决心、力度和措施。”苏州市委常委、昆山市委书记姚林荣说,“放管服”改革涉及领域广、部门多、综合性强,要强化大局意识和担当意识,着眼于提高服务效能、打造服务品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力支持、形成合力,推进改革工作落细落实。

  昆山市编委办主任金琪向记者介绍,“放”就是“简政放权”,既要“放下去”,更要“接得好”,对下放的审批事项做好承接;“管”就是“放管结合”,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扩大“双随机一公开”工作覆盖面,持续推进网格化管理,探索跨部门综合执法改革试点;“服”就是“优化服务”,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张网”,运用信息技术提高监管效能,切实解决企业和群众在投资建设、生产经营、民生服务等方面的问题。

  以行政审批为例,我省提出“3550”目标,即“开办企业3个工作日内完成、不动产登记5个工作日内完成、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50个工作日完成”。按照这个要求,昆山6月5日印发《关于在昆山市加快推进“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实施方案》,构建“网上办、集中批、联合审、区域评、代办制、不见面”服务体系。昆山市政务办牵头各相关部门依据标准化行政权力清单对“不见面审批(服务)”事项(含“见一次面”办结事项)进行梳理。首批清单共涉及26个部门的275个事项,其中“不见面”事项49项,行政许可类事项147项。截至6月底,“不见面”事项共产生办件15736件,“见一次面”事项共产生办件17196件,审批时效得到了大大提升。根据计划,到今年10月底前,全市80%的审批服务事项即可实现“网上办”。

  7月20日在网上申请办理柏力开米复合塑料(昆山)有限公司的增资备案业务,21日上午,《外商投资企业变更备案回执》已通过EMS江苏政务专递送达经办人缪小姐手上,这是昆山市外资备案首份“不见面回执”。按照惯例,虽然增资备案业务可通过“外商投资综合管理应用”在网上办理完毕,但领取《备案回执》仍需到市政务服务中心。一来一回天气热不说,还要花费不少时间。“不见面”审批的启用,化解了缪女士和企业的烦恼,从申请到回执寄发,原法定3个工作日的办事时限,现在仅用几个小时即完成,真正实现了外资备案“不见面”。

  “昆山服务”一直是昆山引以为豪的金字招牌,在经济新常态下,通过改革营造更加透明、便利、公正的市场环境,推动创新创业和转型升级,这是昆山这位政务服务“优等生”必须解决好的问题。以实现“一枚公章管审批、一个网络管服务、一支队伍管执法、一个平台管信用、一个中心管协同、一个网格管治理”的基层政府治理架构为目标,昆山正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主体,由点及面、由易及难、分步实施、分类推进集成改革工作试点,进一步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激发市场活力,增强企业和群众对改革的“获得感”,以政府自身的改革,不断丰富“昆山之路”的内涵。

  本报记者 潘朝晖

标签:

责任编辑:李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