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苏州 > 苏州观察 > 正文

0

张家港在大走访中走出创新富民新路

来源:新华日报   2017-08-04 17:35:00

  “有了这个厂房网,困扰我两年多来的心病解决了。”提起公司乔迁新厂区,张家港裕诚五金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冯民志仍然激动不已。此前,他一直想着换个厂房扩大生产,但拖了两年多,也没找到合适的地方。前不久,通过张家港厂房信息网,冯民志很快在大新镇大新村找到了一处1000多平方米的厂房,顺利搬了进去。

  张家港厂房信息网是张家港在大走访过程中创造的一个强村富民举措,有效激活了“沉睡”中的村级发展资源。

  张家港市开展“六个一”基层走访调研以来,紧扣上下联动、全面覆盖、问题导向、务求实效的主基调,推动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面对面“问诊”、实打实“开方”。截至8月3日,全市“六个一”下基层走访354575人次,走访家庭数321451户,走访企业重大项目数20324个,帮助解决问题35210个。各级党员干部走企进店,把脉开方促创新;访村入户,破难解忧促富民;各展所长,担当实干促发展。

  张家港拥有苏州规模最大的强村群体,全市村集体仅二产载体就有396万平方米,占地近1万亩。不过,其中不少经济载体还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设,由于配套设施相对落后,现如今很难租赁出去,因此有很多老旧厂房处于闲置状态。

  “我们村里两处厂房闲置了一年多,土地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减少了村里的可用财力。”面对来访的干部,大新镇大新村村委负责人道出了烦心事。

  村里在为闲置的厂房烦恼的同时,很多企业却在扩大生产时遭遇搬迁难,发展受到限制。“这几年,五金行业重新迎来了旺季,公司的订单也逐渐多了起来。由于老厂房面积太小,产能跟不上,差点错过很多订单。但找不到合适的厂房,没办法扩大产能。”冯民志的遭遇就是一个缩影。

  这种信息不对称局面引起了走访部门的注意。针对这种“买家找不到卖家”的“两难”问题,为有效统筹全市招商载体资源,着力推动全市村级资产的优化利用,经过谋划,张家港市委农工办、张家港市商务局决定共同开发建设张家港厂房信息网。

  “建这样一个网站,目的就是通过收集汇总全市的村集体土地、厂房等资源信息,进行网上发布,盘活用好‘低效土地’、‘休眠土地’。” 张家港市委农工办负责人说。

  今年3月底,张家港厂房信息网正式启用,网站设有厂房/仓库租售、土地出让、求租信息、求购信息等功能模块,利用现代化网络手段,对全市的村集体土地、厂房等资源信息进行收集汇总和网上发布,全市待租待售的村集体土地和厂房一目了然,着力解决项目信息与土地厂房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统计显示,厂房信息网上线以来,共计发布厂房租售、仓库租售等求购、求租信息近200条,激活了村里很多沉睡的资源。以大新镇大新村为列,在网站的“牵线搭桥”下,一举增加村级收入近48万元。今年6月,大新村又成功出租一处约3170平方米的标准型厂房。前来租房的是上海蓥志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老总吴治国,因厂房拆迁问题,他不得不将工厂进行转移。在朋友的介绍下,吴治国通过张家港厂房信息网找到了合适的落脚点。目前,工厂已成功转移至大新村,待筹备完成后就将迎来开业。村干部说,现在,每天都会有人通过厂房网上查看到的租售信息,前来询问洽谈租赁事宜。

  在张家港,越来越多的农村发展资源被再度“激活”。“请地入网”、“就地嫁接”……张家港厂房信息网开辟了“零增地”招商的新路径。借助这张“网”,张家港将盘活用好现有各类厂房,加快推动低租地块向高租地块转移,实现村级经济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今后,网站还将对部分功能模块进行优化,完善平台的用户体验感,打造出一个助力村级经济转型的重要载体。结合厂房信息的推广发布,张家港还扎实推进村级工业用地整合优化,年内将归并土地3000亩,三年整合土地30000亩。

  本报通讯员 张 宣 本报记者 李仲勋

标签:

责任编辑:李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