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增长较为有力、贷款增速稳步提高,而在获得更多信贷支持的同时,企业融资成本持续下降。这是人民银行苏州市中心支行昨天发布的“三季报”呈现的苏州市金融运行情况特点。同步发布的三季度企业家、银行家、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印证了企业融资成本下降的利好,而伴随着消费品价格预期有所回落,居民消费意愿持续提升,投资意愿略有下降。
存贷款实现双增
民营及小微领域信贷投入继续加大
报告显示,截至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3.41万亿元,同比增长11.83%,增速同比提高6.05个百分点。其中,1至9月,全市本外币存款新增3561亿元,同比多增1625亿元。分析显示,存款的有力增长与住户存款增长较快和非金融企业存款增长平稳有关。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住户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5.55%,较整体水平高3.72个百分点。同时,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2.65%,较整体水平高0.82个百分点。
在贷款方面,截至9月末,全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3.06万亿元,同比增长12.47%,增速同比提高1.88个百分点,较上半年提高1.64个百分点。1至9月,全市本外币贷款增加3072亿元,同比多增864亿元。细分结构看,民营及小微领域信贷投入继续加大。9月末,全市私人控股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9.53%,与企业贷款整体增速基本持平。1至9月,私人控股企业贷款增加523.3亿元,同比多增179.7亿元。同期,全市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2.91%,较企业贷款整体增速高出13.3个百分点。1至9月,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加107.5亿元,同比多增62.8亿元。此外,主要投向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的住户经营贷款增长较快,也反映出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的加大。
今年以来,全市金融机构积极发展银行间市场债务融资工具,也有效提高了对地方经济的资金投入。1至9月,苏州全市共发行银行间债务融资工具672.06亿元。截至9月末,全市直接债务融资工具余额为1756.71亿元,较年初增加41.66亿元。
融资成本持续下降
6个月至1年期贷款平均利率为5.49%
全市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持续下降直接带来了融资成本降低的利好,而其中,小微企业利率降幅更为明显。9月,全市新发放6个月至1年期贷款平均利率为5.49%,同比下降0.33个百分点,较2018年12月下降0.09个百分点。同期全市票据贴现利率为3.08%,同比下降1.05个百分点,较去年12月下降0.47个百分点。小微金融扶持政策效果在贷款利率的持续下降上得到了充分体现。9月,全市金融机构新发放1年期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34%,同比下降0.35个百分点,较大中型企业多下降0.14个百分点。
事实上,三季度问卷调查的结果也呈现了同样的特点。问卷结果显示,三季度,随着8月份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调整,且在银行贷款产品定价中的运用逐步强化,企业总体融资成本有所回落。企业家问卷调查显示,本季度企业总体融资成本指数、预期指数分别为53.25%、52.79%,分别比上季度下降1.85和0.0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下降7.66和2.6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受稳就业政策提振以及季节性因素等影响,三季度企业用工情况有所改善。企业家问卷调查显示,本季度一线员工聘用情况指数、下季度预期指数分别为62.04%和60.65%,分别比上季度提高2.31和0.55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5.09和1.39个百分点。
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为企业获得更多贷款支持、降低融资成本创造了有利条件。问卷调查显示,银行资金流动性指数为59.26%,与上季度持平,较去年同期下降0.74个百分点;资金流动性预期指数为57.41%,较上季度提高1.85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2.59个百分点。
教育支出是百姓最大支出增加项
“理财产品”投资仍是最重要投资方式
调查结果显示,三季度,受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等因素影响,市场宏观经济感受指数略有下降。而从预期来看,市场对宏观经济的信心也略有不足。同时,受猪肉价格水平较高等因素影响,居民物价满意度略有下降。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当期物价满意指数为27.12%,比上季度下降0.63个百分点。从预期来看,受蔬果供应增加、天气转凉带动鸡蛋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未来物价上涨预期有所回落。
而受收入感受和信心提升的带动以及物价上涨压力交织影响,居民消费意愿持续回升。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三季度居民消费情绪指数、信心指数分别为68.50%和64.30%,比上季度分别提高1.12和1.08个百分点。从未来消费结构看,受开学因素影响,“教育”支出占比较上季度提高5个百分点至43%,成为居民第一大支出增加项目;“旅游”支出占比较上季度下降5个百分点至38%,居于第二;“医疗保健”位列第三,支出占比为29.5%,比上季度提高2.25个百分点。
与消费热情的提升不同,三季度,居民投资热情有所降温。问卷调查显示,居民投资意愿指数为40%,较上季度下降2.50个百分点。从投资方式来看,“理财产品”投资仍是居民最重要的投资方式,且投资热情有所提升,占比较上季度提高1.50个百分点至64.5%,远超其他各类产品;“基金、信托产品”和“股票”投资占比分别较上季度提高6.25和1个百分点至31.75%和27.25%;“债券”投资占比下降1.5个百分点至6.75%。
□苏报记者 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