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天气转凉开始添置新衣 小巷深处的裁缝铺生意红火起来
2018-10-25 09:50:00  来源:姑苏晚报  
1
听新闻

  最近,天气转凉,又到了秋天换季的时节。许多人开始翻箱倒柜,准备添置换季新衣。

  然而,热衷网购的年轻人却面临衣服不合身的尴尬,老年人在商场里很难寻觅到合身衣服,想私人定制却找不到靠谱的裁缝……这时候,藏在小巷深处的“个性”裁缝铺开始火爆起来,成为众人追捧的对象。本期“淘淘帮”,记者走进姑苏区的小街小巷深处,一探这些生意红火的“个性”裁缝铺。

  只为家人朋友“开张”

  藏在家里的“裁缝铺”

  双塔街道葑溪社区邱桂英开的“裁缝铺”没有店面,不对外营业,也不收任何费用。除了家人,能穿到她做的衣服的人只有和她关系要好的友人。她从来没把自己掌握的裁缝手艺当作赚钱的技能,对她来说,做裁缝活是自己的一个兴趣爱好。

  “如果拿这个手艺去赚钱,做衣服的时候就会有人提各种要求。”在74岁的邱桂英看来,自己很享受裁裁剪剪的“针线活”,只想按自己的构思做衣服。对她来说,每件衣服都是自己的作品,她不想为自己的爱好套上“紧箍咒”,但面对好友或邻居偶尔的请求,她也会欣然答应。在征求他们的想法和要求后,邱桂英会特地逛商场看时装。“去商场看看潮流风向,做出让他们满意的衣服。”她说。

  看到家人和好友穿上她亲手制作的“独此一件”的作品,邱桂英特别有成就感,也更加享受这门手艺。“大多时候我是手痒痒了,才动手做衣服,我更享受做衣服时无拘无束的自由。”邱桂英说,有些人做裁缝活是为别人的“个性”需求服务,而她拥有精湛的裁缝手艺,却拒绝开店,选择为自己的“个性”买单。

  网购衣服需要修改

  裁缝铺“小活不断”

  在唐家巷附近一个小巷拐角处,记者找到一家裁缝铺,玻璃店门上贴着“裁缝”字样,两张工作台和两台缝纫机将十几平方米的店面“塞”得满满当当。各类衣服样品挂在门口,缝纫机“嗒嗒嗒”的声音有节奏地传出来……

  “以前整条巷子有好几家裁缝铺,很多人来做衣服,现在这一片就我一家了。”48岁的店主杨玉萍说。她20岁开始做学徒,学习裁缝手艺,如今已经算是老师傅了。

  对她来说,裁缝铺昔日的繁华景象已经一去不回。“这行越来越不好做,前两年主要靠老顾客来维持生意。”杨玉萍说。令她意想不到的是,虽然这几年找她定做衣服的大单少了,但手里的小活却源源不断。如今,年轻人热衷于网购衣服,流水线的均码衣服往往不合身,他们就专门找到店里来改做。这些年轻人“觉得退换货麻烦,还不如拿到裁缝铺里改改。”杨玉萍说,现在来她店里的年轻

  人占到一半多。

  附近的居民小金经常光顾这里。前段时间,他一口气在网上买了5条裤子,结果发现尺码过大。像往常一样,他将裤子带来,劳烦杨玉萍帮忙改裤管和腰身。“一件衣服改下来最多也就30元钱,只收人工费用,还是很划算的。”小金说,他周围很多朋友为图方便省事就在网上购买衣服,但经常会面临衣服不合身的情况,他们大都会选择来裁缝铺改大小。

  私人定制成趋势

  个性裁缝铺生意火爆

  邹依平的四季春裁缝铺开在滚绣坊社区已经有30多个年头了,生意长盛不衰。最近,随着气温下降,前来定做衣服的顾客增多,店里生意更加火爆。

  记者走进店里,邹依平正忙着为一件定制衣服进行裁剪。这是苏大服装系“学生送来的毕业服装样式,我要根据样式帮他们制作成衣。”他介绍。年轻的学生一族,正成为这家店铺的新兴客户群体。除了毕业服,记者惊讶地注意到墙上还挂着cosplay动漫衣服。邹依平告诉记者,和以前客人来订制毛呢大衣、中山装等固定款式成衣不同,这几年,个性化私人定制开始兴起,他会根据客人需求制作各种款式的服装。很多苏北、外省的顾客都慕名而来,定做包括相声、戏曲的长衫大褂等各类服装。买家来店里选好布料、量好尺寸,邹依平根据要求完成制作,再通过快递寄给他们。个性定制成衣已经占据这家老裁缝铺2/3的稳定市场。

  随着时代发展,许多老居民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以前的人对于衣服的要“求不高,只要保暖就可以,现在可不一样了。”邹依平说。如今,老辈人中开始流行夏天穿真丝衣服。“在市面上卖500元一件的真丝衣服,我这里成本和手工加起来不超过300元,而且全部真材实料。”他说,到了秋天换季,老居民们又开始做背心、棉衣、西装,这时候的四季春裁缝铺又开始忙碌起来。

  此外,有些年轻人还会带着喜欢的衣服来,挑选好布料,让他“打造”同款服装。“个性和独一无二对我来说最重要,流水线上千篇一律的衣服早已穿厌。相同的款式,不一样的颜色、布料,出去就不会撞衫了。”来取衬衫的“90后”台湾小伙说。本报记者陈兆帅向隅

标签:家人朋友;衣服;开张
责编:胡悦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