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这一座烟雨入巷陌的江南秀美古城,百姓世世代代口口相传,延续了太多的美丽传说,在这些传说的背后,反映了历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苏州更是一座底蕴深厚的文化之城,文人墨客为它留下众多千古绝句,引人遐想,城市文脉绵绵不绝。
小桥、流水、人家。自古以来,苏州只是一座消费城市。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前,苏州都还是一个小格局的苏州。如今,小桥流水犹在,文脉更加彰显,城市已变迁为一个大格局的苏州。苏州以占全国0.09%的土地面积和0.77%的人口,创造了全国2.2%的GDP,外贸进出口额占江苏全省的比重为53.5%,占全国的比重为7.7%,居全国第四位。这种历史性变革和腾飞式发展的力量源泉,涌动于波澜壮阔的时代大潮,涵养于内生的文化浸润。文化的特质,往往决定一座城市的气质。“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可以说,改革开放4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苏州以高度文化自信打造了一座古韵今风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成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开启探索基本实现现代化道路的一个成功范例。
40年,铸就了一座雄厚的经济实力之城,同时又是一座古今辉映的文化之城
1978年,苏州全境范围内的GDP不足32亿元,人均GDP只有634元,在江苏省内也只能排在中档水平。2017年,苏州实现GDP1.7万亿元,仅次于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天津、重庆,列全国第七;人均GDP达15.9万元,是江苏全省平均水平的1.7倍,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7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三,换算成美元约为2.4万美元,在世界上超过葡萄牙、斯洛文尼亚等较为发达的国家,与我国的台湾省基本相当;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2万亿元,仅次于上海,居全国第二。党的十八大以来,苏州的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常年保持稳定增长,GDP和税收贡献量占江苏四分之一左右,在全国地级城市中遥遥领先,是当之无愧的经济大市。
苏州的县域经济尤为亮眼。所属的昆山、张家港、常熟、太仓等县级市长期稳居“全国百强县”前十名之列,其中昆山连续13年位列全国百强县之首,蝉联福布斯中国“最佳县级城市30强”第一。四个县级市的经济规模均在千亿元以上,超过全国大多数的地级市,其中昆山的经济总量达3520亿元,在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全国所有城市中可排在前65位;张家港和常熟的经济规模总量也早已迈过2000亿元大关;人口只有40多万的太仓是一个“轻量级”的县级市,但经济的含金量很高,去年人均GDP高达17.43万元,按美元计算达2.68万美元,若拿到世界上比,快赶上西班牙的水准。苏州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苏州工业园区,去年人均GDP达29.56万元,约相当于4.55万美元,超过多数经济发达国家的同类指标。强大的县域经济和“板块经济”不仅托起苏州经济发展的高台阶,而且大大缩小城里与城外的发展差距。
与强大经济硬实力相得益彰的是,苏州又是一座古今辉映的文化之城。作为首批24座国家历史名城之一,苏州是一座同时拥有世界级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遗产”城市,其数量之多、门类之全、等级之高相当罕见。世界级物质文化遗产有古典园林和中国大运河苏州段两项,世界记忆遗产有1项(近现代中国苏州丝绸样本档案);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中国昆曲、中国古琴、宋锦、缂丝、苏州端午习俗、苏州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等6项。据苏州文化部门统计,苏州古城核心区14.2平方公里中约80%的面积是世界遗产区,该区域范围内共有2000多个各级文物点,其中24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市共有43处),文物单体数量和密度均为全国最高。江南水乡古镇申遗项目14个古镇中,苏州占有9席,其中就包括周庄、同里等驰名中外的古镇。
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引人瞩目,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熠熠生辉,苏州就这样以熔古铸今的发展姿态赢得世界青睐。2014年,第三届李光耀世界城市奖在全球36座申报城市间展开激烈角逐,苏州以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和传统,以及在融入外来人口上取得的出色成绩脱颖而出。这也是中国城市首次获得这一世界级荣誉。李光耀世界城市奖提名委员会主席马凯硕博士指出,在中国开展大规模城镇化建设之际,苏州的经验对其他城市将有宝贵的借鉴价值,苏州的一些优秀做法,能起到强有力的示范作用。
40年,铸就了一座高端资源要素富集的创新创业之城,同时又是一座城乡协调的富民之城
创新是城市活力之源,创业是城市活力之流。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工业化和城镇化推动下,苏州涌起一浪高过一浪的创新创业大潮,成为一座热力四射令人向往的活力之城。截至去年底,苏州各类市场主体达135.2万户,其中私营企业53.9万户,个体76万户,工业企业超16万家,其中规上企业近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469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12776家,在江苏均为第一。
创业潮涌的背后是人才汇聚。苏州已集聚各类人才260万人,其中高端人才22.3万人,人才综合竞争力持续位居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去年,苏州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8%,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5.5件,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达到11.5万件和5.2万件,均列全国大中城市前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9万件,版权作品登记7.3万件,均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全市31项专利荣获第十九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再创历史新高,占江苏32.6%,5件作品荣获江苏省优秀版权作品一等奖,占全省50%。人才汇聚带来资本流的涌入。苏州是地级市,但在集聚资本要素方面显示出更大能级城市的“容量”。截至去年底,苏州金融机构总数达838家,金融总资产5万亿元,为江苏第一;苏州上市公司总数达127家,累计募集资金1910亿元,A股上市公司列全国第五。
与此同时,苏州高度重视统筹城乡发展之路,注重改革与开放相统一、发展与惠民相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统一,实现经济发展速度、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短短40年间,8488平方公里的姑苏大地上,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功能不断优化提升,农村环境持续整体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苏州成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建成全国首个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典型示范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在实现城乡养老、医疗和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三大并轨”的基础上,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去年,苏州城乡公共服务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提高至76.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8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5.88万元和3万元,居全国第三,是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地区之一。
在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中,苏州统筹城乡资源,发展要素协调互补,城市更像城市,农村更像农村,城乡居民享有推窗见绿、开门即景的美丽家园,呈现出一幅典型的城乡协调宜居图。
40年,铸就了一座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制造之城,同时又是一座和谐向善的文明之城
如果说“鱼米之乡”是勤劳而聪慧的苏州人在历史长河中给这座城市赢得的传统标签,那么强大的制造业则是改革开放40年给苏州涂上的鲜明底色。这里不仅创造了位居全国地级市之首的制造业总量,成为“中国制造”的代表,而且以其在电子信息等特色产业领域超强的制造能力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IT硬件产品生产基地。
苏州的强大制造能力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形成的两大体系。一个是由乡镇企业大发展演变而来的民营制造体系,另一个是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外向型制造体系,这两大体系既有其各自演进的逻辑,也有交融互促的良性碰撞。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创新驱动战略的引领下,两大制造体系竞合发展,形成“内中有外”“外中有内”的崭新格局。当时间的脚步跨入“十三五”,苏州因势利导,提出要紧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强化科技同经济、创新成果同产业、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四个对接”,切实增强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能力。实体经济尤其制造业不仅是苏州跻身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的进身之阶,而且也在关键时刻成为稳定区域发展的压舱石。在改革开放以来遭遇的两次金融危机中,苏州的制造业激流勇进逆势上扬,始终牢牢稳住大盘,为江苏的稳定与发展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在制造业赢得全球影响力的同时,苏州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推动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双向演进,形成“两个文明”双丰收的发展格局。苏州形成的这条基本经验被生动地概括为“一把手抓两手,两手抓,两手硬”,这条经验从苏州起步,经由中央文明办的大力推介,已成为全国两个文明建设行之有效的经验。这条“苏州经验”的诞生地张家港,在2005年荣登首批“全国文明城市”榜。时隔四年之后,苏州作为地市级城市跻身“全国文明城市”,去年常熟市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至此,苏州成为全国唯一拥有3块“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的城市。在所辖市(区、县)全部建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的基础上,苏州在全国率先提出以点带面,建设以中心城区为龙头、市县联动的“全国文明城市群”,以此来统筹城乡文明一体化发展,赋予文明城市创建新的时代内涵和特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文明创建为统领,苏州逐步形成熔古铸今、古今辉映的文化发展态势。主流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不断增强,一大批“道德模范”和“中国好人”相继涌现,在全社会塑造向上、向善价值追求。加快实施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八项重点工程,先后从全球选拔人才,成立苏州芭蕾舞团、苏州交响乐团和苏州民族管弦乐团,成为全国唯一同时拥有这三种高端文艺团体的地级城市。
40年,铸就了一座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的开放之城,同时又是一座彰显江南水乡特色的美丽之城
在江苏,苏州的开放度毫无疑问排在第一位。且不说苏州每年实现的外贸进出口总量稳稳占据江苏一半以上、全国近十分之一;也不说苏州实际利用外资总数早已突破2000亿美元;单看苏州的“星巴克指数”,人们就会对其开放的深度和广度有个直观的了解。从星巴克官网最新公布的数据上看,在全国大中城市中,苏州以171家门店数量仅次于上海、北京和杭州,位列第四,高于深圳和广州。
与苏州的“星巴克指数”可以相互参照的,是“老外”对这座城市公共生活日益提高的参与度。苏州的外国人才艺大赛、外企运动会已连续举办多年,每年参加的人数都在增加。近几年,很多中国传统节日和传统活动中,都有越来越多在苏工作的外国人活跃的身影:春节包饺子,端午赛龙舟,他们乐在其中;跟着中国老师打太极,练书法,他们有模有样。苏州已成“老苏州”“新苏州”“洋苏州”携手共建和谐共享的美丽家园。实际上,苏州早就成为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上的重要一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苏州不仅有制造加工,也有设计研发,而且是与全球价值链无缝对接。全球最大的“童车大王”昆山好孩子集团不仅并购多个世界知名品牌,还在全球10多个发达国家设立研发中心和品牌中心等,利用“外脑”建设中国品牌。而当年以“自费创办开发区”闻名天下的昆山开发区,则向埃塞俄比亚输出全套开发区建设管理经验,并受邀派人管理运营其国家级开发区。40年栉风沐雨,苏州和世界已经紧紧联系在一起。
在40年急速变革的大时代里,“醇正江南”依然是这块土地上永远鲜活的乡愁。苏州一方面踏准改革开放大潮紧紧把握时代机遇发展壮大自己,一方面又表现极高的发展智慧和发展定力,始终牢牢守住“江南水乡”特色不放松。早在改革开放之初,为防止大拆大建带来的大破坏,苏州就明确规定古城区新建楼房不得超过24米,因为这是古城内地标建筑——始建于三国东吴时期的北寺塔的高度。这作为“铁律”被严格执行几十年,从而保证苏州园林代表作拙政园内的“借景”佳作——湖光塔影能够从明代延续至今。后来苏州城内每修一条马路,每造一栋房子,都要被无数严厉的目光审视一遍又一遍。进入新时代,苏州把古城保护提升到守护城市文脉的高度,在平江路历史街区的保护性修复中,强调“修旧如旧”,在关键部位恢复宋代《平江图》中河街并行的双棋盘格局,以及部分河道、街巷、道路景观,使唐代始现的三横三直加一环的骨干水系和水巷特色,至今也基本未变。去年,苏州市人大正式批准实施全国首个地方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古城保护迈入法治化轨道。
古城保护动足脑筋,古城之外那些星罗棋布的古镇、古村落怎么办?还是像保护古城一样,边保护边立法。在规划新农村建设之初,苏州各级政府对每个村落都进行彻底无死角的摸排清查,最后明确规定保留和修复2000多个自然村落。多年前,为保护绿水青山,苏州出台“禁止开山采石令”。而今天,当年开山采石留下的数十个宕口已基本完成复绿和美化。不久前,苏州宣布农村污水接入管网集中处理实现全覆盖,农村黑臭河道整治年内实现全覆盖,一个山清水秀的苏州赫然在前。
苏州,就这样带着江南水乡的鲜明印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不断丰富完善发展理性和文化自觉,在经济国际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大道上昂首挺进。
——摘自江苏省委宣传部调研组调研报告《以高度文化自信打造一座古韵今风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
(本版图片由新华日报社苏州分社提供)
总策划:双传学
总统筹:顾雷鸣
执 行:高 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