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里,阿里旗下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口碑数据显示,50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展现出了很强的消费力。数据显示,苏州的银发族们餐饮消费较节前一周大增101%,远超后辈。值得关注的是,老年消费人群在吃这件事上,“潮”的程度丝毫不亚于年轻人。数据显示,像网红奶茶店等,已不再只是年轻人消费的专属阵地。黄金周期间,不少网红奶茶店,消费规模增长最快的人群,既不是80后也不是90后,而是50岁以上人群,消费环比节前大增55%。同时,老年消费者也在学习和掌握能让消费体验变得更好的互联网新功能。不少网红奶茶店已经接入口碑App等平台的手机预点单功能。消费者提前点好单,预约时间即可到店取走,免受排队之苦。这类新功能也受到了不少银发族的欢迎。黄金周期间,老年消费者通过手机预点奶茶的订单数环比节前一周增长近23%。
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6万,占户籍人口的26%。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因此,早在1982年,苏州就步入了老龄化社会,比全国早了18年。在数以百万计的苏州老人中,有多少老人能像通过手机预订奶茶这样享受移动互联网带来的生活便利?老人们在“互联网+”社会中究竟处于怎样的地位?当“互联网+”的时代潮与社会老龄化的“银发潮”迎头相遇时,我们又该为老人们做些什么?
今年的重阳节即将来临。9月底,苏州日报、市老年大学联手进行了一次“苏州老年人移动互联生活状况”的调查,试图为这些问题提供某种答案。
数据分析
资讯和社交类App最常用
本次调查以问卷的形式,在苏州市老年大学的部分班级以及葑门横街社区、里河社区、钮家巷社区、大观名园社区、新天地家园北社区等进行,调查对象共300人。
接受问卷调查的老人中,使用智能手机上网的比例超过了80%。而在使用智能手机上网的老人中,有近一半人网龄达到3年以上。近60%的受访者表示对移动互联网存在不同程度的依赖,其中“重度依赖”的达到10%。
“您觉得移动互联网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吗?”
针对这一问题,45%的调查对象表示“改变很大”,36%表示“部分改变”,19%表示“基本没有改变”。很多年轻人的手机里,App图标多达两三屏,但本次调查显示,老人们使用的App相对少了很多,70%左右的受访者仅使用不到10个App,使用30个以上App的仅占2%左右。在老人们常用的App中,社交类、新闻资讯类、图片类、天气类和地图类位列使用率前五名,其中微信的使用率高达90%以上。
老人们使用移动互联网主要做些什么?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排第一位的是“浏览资讯”,所占比例高达66%左右;排第二位的是“沟通社交”,所占比例为61%左右;排第三位的是“娱乐”,所占比例为46%左右;网络购物、支付日常生活开支(通讯费、水电费等)、获取生活服务(打车、买票、预约挂号等)所占比例分别为36%、32%、23%;排名最低的是使用网银和投资理财,所占比例分别为13%和12%。
接受问卷调查的老人中,约50%从不使用移动支付,26%偶尔使用移动支付,日常消费大多数靠移动支付的仅占10%。
个案描述
没网就活不了的古稀“宅男”
家住东港新村的72岁的朱老伯一度成为使用支付宝的“网红”。
苏报集团旗下的《姑苏晚报》曾刊发了一篇报道,反映很多老人因为不会移动支付而不得不去银行排长队缴纳水电煤气费用的尴尬局面,这篇报道引起了朱老伯的共鸣。他给晚报编辑部写了一封长信,表达了渴望学习移动互联网的强烈愿望。此事引起了支付宝官方的关注,他们的客服团队专门编写了一本“给父母看的”支付宝常用功能操作指南,客服团队通过报社把第一本操作指南送到朱老伯家,并手把手地教他使用支付宝。两天后,朱老伯开始了第一次网购,用支付宝充了手机费、买了鱼食,还在小店里完成了一次移动支付。
从此,朱老伯开始记录自己的每一笔网购。从去年2月至今,朱老伯已经完成80多次网购,购买的商品包括血糖试纸、蟑螂捕捉器、花种、鱼食、衣服、手表、杂粮……共计花了3000元左右。他的热带鱼鱼食以及鱼缸配件全是在淘宝上买的,而学会使用支付宝之前,他只能去花鸟市场,“不仅麻烦,而且比网上贵一倍左右”。
受到网购成功的激励,朱老伯开始尝试更多的移动互联网生活方式。看到小区里安装了生鲜配送柜,他马上扫码下载了App,自己注册、自己充值、自己下单,成功地在网上买到了菜;看到电视新闻上报道老人排队买火车票,他下载了“12306”App,研究怎么在线买票;家里的水费、电费、煤气费,全都实现手机在线支付……目前,他正在研究怎么通过手机叫车和预约挂号。
家住平江新城锦华社区的朱长熙,也是一名老年“重度网络依赖症患者”。
77岁的他“网龄”已有10年。他告诉记者,老伴住在护理院,子女在外地,而自己又行动不便,所以几乎天天“宅”在家里,“因此,我现在可以说到了‘没有网就没法生活’的地步。”朱长熙的日常购物,有90%以上是通过网上进行,每个月他要收到一二十个快递;与亲友交流,主要是通过微信;娱乐生活,则通过“酷狗”“酷我”来听歌,通过“喜马拉雅”“蜻蜓”听评话,通过“优酷”“土豆”看影视剧;去医院看病,先通过手机预约挂号;碰到不明白的问题,上“百度”搜索……朱长熙表示,移动互联网不仅方便了自己的生活,还让自己“基本能和时代保持同步”。
应用场景
“智能手机培训班”最受青睐
然而,并非所有老人都像这两位朱老伯那样能顺利使用移动互联网。在本次问卷调查中,超过80%的受访老人表示,自己在使用移动互联网的过程中遇到各种障碍。
调查结果显示,43%的受访者受困于“智能手机的系统设置与维护问题”,34%的受访者“不知道怎样下载App”,30%的受访者遇到了“App的注册、登录问题”。
老人们在使用移动互联网碰到问题时该向谁求助?
按理来说,子女是他们最方便的求助对象,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只有不到40%的老人在使用移动互联网碰到问题时能获取子女的支援,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老人学习能力下降,要一步一步地教,子女们嫌烦”。
从2015年秋季开始,苏州市老年大学开设老人智能手机培训班。培训班老师雷忠海介绍,每个学期都有大批老人争相报名,最火爆时4个班的名额不到半小时就被抢空。“还会出现‘留级生’,有的老人学了一个学期没学会,下个学期又挤了进来。”
记者在培训班现场看到,雷忠海通过摄像头现场演示如何操作智能手机,他讲解得非常细,“后缀名是DOC的是文档,后缀名是WMV的是视频文件,后缀名是JPG的是图片……”雷忠海告诉记者,这堂课主要讲手机的系统,“很多‘老同学’们连电脑都没碰过,所以只能从最基础的知识开始教。”记者在班上现场发放了调查问卷,一名“老同学”在填写问卷时嘀咕道:“移动互联网?我用的是电信手机啊,不是移动的……”
在这个班里,年纪最大的学员是83岁的张凌云。1950年代大学毕业、教了大半辈子书的张凌云表示,自己渴望像年轻人一样享受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生活,所以,她走进手机培训班做起了“小学生”。她告诉记者,自己使用智能手机刚刚一年,之前只会用微信和QQ,“有一次我生病了,只能打电话给儿子,儿子开车把我送到医院、替我排队挂号,忙前忙后搞了半天,”张凌云说,儿子也两鬓斑白了,当时她就觉得有必要学习用手机上网了,“要是我也会用手机叫车和挂号,能省掉多少麻烦啊。”
雷忠海表示,手机培训班将重点教授移动支付、网络购物、微信公众号服务功能等方面知识。
多了解智能手机的应用场景,是手机班学员们的普遍心态。
姑苏区塑心公益服务社也正在社区里为老人开设“新媒体小灶”。服务社负责人唐敏说,老人学习使用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最大障碍在于学习能力的下降,尤其是记忆力下降,“记忆力下降还导致他们经常忘记App的用户名和登录密码。”
学者观点
移动互联网需“适老化改造”
此次问卷调查中,63%的受访对象认为多数手机App“功能太多、太复杂”,40%的受访对象认为“登录名和密码太难记”,23%的受访对象吐槽手机App“界面字体较小,看不清”。同时,近70%的受访对象认为有必要专门开发“老人版”App。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博士、瑞恩社工机构理事长陈维佳,近年来一直在关注老龄化社会的各种问题、特别是社会的“适老化改造”。他说,近年来,苏州在“适老化改造”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比如积极推进居家养老体系、普遍建立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等,“但是,移动互联网的‘适老化改造’相对滞后。”
“既然有很多老人认为有必要专门开发‘老人版’App,那就说明目前的移动互联网至少在技术层面对老人并不友好,而这种不友好则导致老人们对移动互联网的恐惧和排斥。”陈维佳说,对移动互联网进行“适老化改造”,需要从两个层面入手——移动互联网企业层面和社会培训层面,前者应当考虑老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降低老人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技术门槛;后者应当扩大针对老人的培训覆盖面,把更多的老人领进移动互联网的大门。
“从企业层面来说,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企业能承担起社会责任,但事实上,可能有很多企业缺乏动力,因为老人不是他们的主力消费人群;从社会培训层面来说,老年大学的覆盖面非常有限,而社会组织开展培训需要有人力和财力的支撑。”陈维佳说,说到底,移动互联网的“适老化改造”需要政府承担起责任,“并不是要政府直接去做,而是需要政府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和社会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