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第三只眼睛看园区!苏州工业园区亲商服务了解一下
2018-09-29 08:42:00  来源:苏州工业园  
1
听新闻

  亲商服务已经成为苏州工业园区软实力中一张重要的名片,也是“园区经验”的主要内容之一;针对园区的亲商服务,媒体也做了大量的报导,介绍园区亲商服务的经验和成效。不过,以往的报导基本上是从政府和企业,即服务方、被服务方的视角来介绍园区亲商服务实践经验的;今天,我们换一个视角来解读园区的亲商服务,从一个信息化服务商的角度来描述一下对园区亲商服务的一些内在机制——信息化服务商必须要在全面深入地理解客户业务的基础上,才能高质量的完成软件系统的开发工作,因此,信息化服务商往往能够从整体架构和内在机制的角度来解读客户的业务,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苏州工业园区亲商服务的本质特点。

  带着这样的思路,我们采访了和苏州工业园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科技和信息化局等单位有着多年合作的苏州德融嘉信信用管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郑爱军先生,让郑总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和我们谈一谈对园区亲商服务实践的一些理解。

  “其实我们也不能算是纯粹的第三方,我们本身也是园区招商引进的科技企业,也是园区亲商服务的服务对象和受益者,我们对园区优良的亲商服务有着深刻的体验,所以我们也愿意投入大量的精力来理解分析园区亲商服务的本质特征,这也是我们能够做好信息化服务工作的基本前提”。

  “我们认为,政府亲商服务其实存在一个内在的运行机制:在政府端,需要通过各种企业发展扶持政策,来引导各方面的资源投放到企业、支持促进企业的发展,这是资源服务;在企业端,作为资源享受主体,则需要向政府申报或者备案自己的经营、创新活动,保持信息对称,便于政府端进行科学决策和监管,这是信息披露。这样,政府端和企业端之间,就形成了“资源服务---信息披露”的互换机制,所有亲商服务活动都是建立在这个机制基础之上的。”

  当然这套理论说起来抽象,在实践中却是丰富多彩的。政府要鼓励创新创业、鼓励产业升级转型,基本的思路就是通过制定各类扶持政策,以财政资源为基础,引导多种类型的社会化资源,直接或者间接地向企业投放,推动企业成长,最终达成促进区域经济良性发展的目的。对企业来讲,则需要通过办理项目申报、信息备案等业务来向政府披露信息,接受监管,获取资源。

  “在这种机制下,亲商服务就会具体落实到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项工作,政府端要通过政策抓手来建立服务资源体系,最大程度地集聚服务资源,打好亲商服务的物质基础;第二项工作,要做好政策落实服务,要把数量庞大、内容繁杂的扶持政策送达企业,让企业了解并且理解,让政策顺利地走完最后一公里。第三项工作,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科学投放资源,规避风险,考核绩效。”

  苏州工业园区是在国家放管服改革的大思路、大框架下来发展和创新自己的亲商服务体系的,目前亲商服务已经成为园区软实力的重要品牌。

  “对于第一项工作,重点是要解决服务资源体系的问题,要能够具备较强的资源动员能力,为亲商服务打下物质基础。”

  苏州工业园区早在2009年即建立了一站式的涉企服务中心---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小中心”),旨在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以政策为基础的一站式服务。在中小中心的背后,是科技局、财政局、组织部等部门业务下放各类涉企服务业务职能的业务授权委托机制,初步形成了具有园区特色的“业务授权+一站式服务”的企业服务模式,项目申报、资质认定、活动培训、路演融资、科技中介服务等各类服务都通过中小中心投放和递送到科技企业,中小中心事实上成为了一个政策和社会资源整合平台,集约化的服务平台。这种思路和目前方兴未艾的放管服改革完全一致,也算是园区放管服改革的先行先试之举。

  2017年,园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调整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企服中心”),“业务授权+一站式”服务体系已经从1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扩展到5万多家不同类型的园区企业,背后的业务授权部门扩展增加了金融局、经发委、宣传部、行政审批局等多个部门。从这个模式延伸出去,企服中心还以多项引导政策为抓手,集聚了大量的社会化、商业性服务资源,包括金融、财务、法务、人力资源、检验检测等多种类型,逐步尝试集聚、引导社会资源以市场化的方式向企业提供进一步的全方位一站式服务。此外,企服中心还设立了多个不同形式的政策性金融服务机构、国有企业服务机构和协会社团,作为半官方半公益性的资源平台,向企业提供政策性贷款、政策性投资、政策宣传等服务,以填补政策性服务与商业性服务之间的盲区。

  “在放管服改革的大框架下,园区形成了以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为枢纽,一站式地整合政府政策资源、社会化商业性服务资源和半官方半公益性服务资源三大板块的亲商服务体系。在这种模式下,园区政府构造了一体化的资源集聚体系架构,从而建立了强大的亲商服务资源的动员能力,为亲商服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条件,这个服务体系也成为苏州工业园区社会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第二项工作,则是要把国家、省、市及园区本级林林种种的政策资源,和那些通过引导政策集聚的各类社会化资源快速、精准地投放给企业,这就是要解决服务效能的问题。”

  高效率的服务离不开先进技术手段的支撑,信息化手段的充分运用也是园区亲商服务的又一特色。园区亲商服务的信息化开始于中小中心成立之初,伴随中心业务的发展而逐步发展,逐步形成了园区亲商服务信息化的建设模式。在设计上,园区亲商服务信息化平台紧扣“资源服务---信息披露”的核心机制,把政策兑现系统和数据中心系统作为系统建设的基础模块,实现统一的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和企业大数据服务。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建设了以政府政策性业务为主的核心业务平台、以社会化商业性服务为主的服务超市平台和以半官方机构服务为主的政策性金融服务平台。面向企业用户,服务渠道方面,建立了一站式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服务门户平台,以“互联网+”的方式向企业提供服务。这种信息化的体系架构是建立在对园区服务体系的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实现的,持续实施近8年的时间,从最初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现企业发展服务中心)、科技发展局(现科技与信息化局),逐步扩展覆盖了包括组织部、经发委、金融局、财政局、宣传部等20多个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1000多家服务机构,这些单位通过平台共同服务苏州工业园区企业,实现“涉企服务一网通办”、 “企业服务一本账”、“线上服务超市”,形成了完善的数字化亲商服务平台,成为亲商服务“园区经验”的数字化载体。

  “对于第三项工作,是要求在高效率的同时,实现高质量。要求资源科学投放,规避信用风险,最终形成从政策制定到服务落实、绩效考核、政策调整的业务闭环。”

  第三项工作本质上是与企业服务平行的企业监管工作,同时还包含了对资源投放效果的绩效评估。这项工作的前提则是实现信息对称,落实到技术上就是大数据。苏州工业园区在大数据治理实践方面起步很早,早在2010年,启动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的同时,就同步独立启动了数据结构化服务工作,把中小中心业务以前年度的企业申报材料、业务台账逐步处理入库,结合其他多种渠道、方式的企业和业务数据采集,8年来持续建设充实企业服务数据中心至今。当时,中国还处于大数据浪潮前夕,作为政府单位能够把数据服务项目从信息化服务项目中分离出来独立实施,这是一个创举,无论在业务上还是技术上都具有高度的前瞻性。目前,企业服务数据中心已经集合了12187家企业、998家服务机构、886家金融机构、2892名人才(其中各类专家1851人)的全方位数据信息,并正在扩展覆盖到区内全量企业。在此基础上,园区亲商服务大数据实践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例如:建设财政专项资金一户通数据库,实现园区企业享受的各项扶持政策的统一监管和绩效监测;建立企业服务业务一本账,率先实现本级上级业务全流程的数字化管理;建设了专家数据库,基于大数据实现项目评审过程的专家回避制度、提升项目评审的公平公正性,进行专家行为分析,实现“优选专家来优选人才”。

  “亲商服务本质上包含了两条主线,一条是服务、一条是监管,双线并举,相辅相成,服务立足于监管,监管是为了更好的服务,最终是让企业获得了更高质量的服务,取得了发展过程中急需的各类资源。我们认为,服务和监管并举,这是园区亲商服务一条非常重要的经验。”郑总最后补充道。

标签:
责编:崔欣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