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7月4日讯 现在在社区工作中,出现了很多年轻人的身影。苏州高新区浒墅人家社区党委书记杨叶,是一名80后,他利用“互联网+党建”模式,搭建起服务居民的桥梁。
苏州高新区阳山街道浒墅人家社区党委书记杨叶介绍,一天四次的逐层逐栋地毯式地在跑,逐步地把这些安全隐患消除掉。一天要走2万多步吧, 这是常态。

从5月份“331”整治火灾隐患百日专项行动开始以来,杨叶每天2万步打底,兜遍了社区每个角落。原来杂物乱堆乱放,火灾隐患突出的楼道,如今变了模样。

杨叶说,我们有这么大的一个空间,把中国传统文化富有正能量的这些东西,通过楼道的形式表现出来。也设置了这样的爱心座椅,整个在居民日常的生活当中,可以有一个小歇的场所。
居民姚胜兰说,24小时随时随地有问题都可以在微信群里发布。书记24小时都全心全意为大家服务。
居民们说的微信群,是杨叶牵头打造的社情民意反馈平台。自从2016年8月担任社区党委书记后,他就创立了“1+5点亮微心愿 服务零距离”党建品牌,整合派出所、城管、物业资源以及居民代表、党员代表的力量,高效精准解决居民诉求。
杨叶说,其实老百姓所要求的或者有诉求的,大部分都是很小很小的事情。而且我们老百姓分布在整个社区的每个角落,他们充当了我们眼睛和耳朵,所以可以通过在线上的反馈,我们会及时地知道社区里的所有动态。 所以想到了微心愿、小小心愿去满足他们。

这个“1+5”的线上、线下零距离服务模式也吸引了社区不少党员和居民志愿者加入,从最初的9人如今已壮大到126人,大家集思广益,形成了社区治理的“智囊团”。有了智囊团,杨叶进一步创立了社区服务公众号,在上面可以为居民提供各类服务,并针对社区就业弱势群体较多的特点,建立了社区就业信息库,已先后为67名就业困难人员解决就业问题。
杨叶说,从我去影响周边的一部分人,再由我们周边的一部分人,再去影响他周边的一部分朋友,通过他们再去慢慢地招募志愿者。这样我们的进程会走得更加快一点,提升居民的满意度。(闪音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