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苏州相城:按下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快进键”
2018-06-21 14:3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初夏的苏州相城,持续保持着快速上升的发展“热度”和“速度”。在这里,高科技产业研发社区应运而生、高端制造业密集布局、高端人才大量汇聚、高满意度营商环境加快形成......在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机遇的关键时期,相城全区上下呈现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良好态势。

  大盘谋局,首在度势。处在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扬子江城市群等多重战略交汇点的相城区,正把长三角全方位协同创新、开放合作的有利条件转换为强大发展动力,在战略定位、规划引领、产业布局、城市功能、政策体系等方面超前研究、主动对接,试图在融入大格局中促成大发展。

  锚定“枢纽经济”新坐标 全面融入长三角大发展

  相城,是吴国都城的首选之地,曾有伍子胥在此“相土尝水,象天法地”。作为苏州唯一连接太湖、阳澄湖的板块,这里拥有独特的生态优势,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如今,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扬子江城市群的崛起,相城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愈发明显。展开地图可以清晰地看出:相城位于扬子江城市群沪宁两地联系轴的中间地带、长三角城市群沪苏浙三地联动的有利位置。同时,相城还处在苏州市域中心,是承托城市发展的地理中心。

  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在相城一步步建立完善,也成为其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底气所在。随着京沪高铁在相城设立苏州北站,未来将和沿海大干线通苏嘉甬高铁形成唯一十字交汇点,这里将成为接轨上海的区域交通枢纽,辐射长三角的交通核心原点。相城区委书记顾海东坦言,随着相城从“节点”迈向“枢纽”的转变,将迎来又一次重大发展契机。因此,整个相城区的规划,需要更高层次集聚高端要素,更好地实现区域产业协同。

  站在新的战略机遇期,善弈者谋势而动。去年以来,结合苏州市“2035城市规划修编”,相城已勾勒出阳澄生态新区(高铁新城)片区、漕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片区、黄埭高新区片区、元和高新区片区、阳澄湖生态旅游度假区片区,五大功能片区发展蓝图。其中,以高铁新城为核心的阳澄生态新区片区,总规划面积110平方公里,已列入《江苏省扬子江城市群发展规划》,将以“高铁枢纽、创智枢纽”为驱动,突出“全球化、高端化”的产业导向。

  作为苏州市后发崛起的板块,相城区以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的“16个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紧扣高端研发和高端制造,大力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集成电路)、智能制造(机器人)、新材料、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和文化创意等“3+2”主导产业,通过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和产业园区等形式,将科技与金融有机结合,引导产业基金投向重点扶持的五大产业。去年10月开园的相城科技金融产业园,已有智路资本等90多支基金入驻,总规模超千亿元,让相城一跃进入苏州大市前列。

  “相城未来的产业导向是以研发产业为主,配套高端制造业,加快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集聚,争当‘枢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据顾海东介绍,去年以来,相城区引进高科技产业项目220余个,总投资近2000亿元。随着一个个项目的落地,相城通过抢占先机,一步步突破发展瓶颈,赢得了竞争优势。

  近期,相城区在研发产业布局上动作频频。作为积极融入长三角发展,推动科技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位于高铁新城的苏州阳澄国际研发社区启动区于6月9日正式动工。该启动区是由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与相城区共同打造的第一个物理生态空间,于去年12月底签订协议。据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庆介绍,研发社区以发展研发产业、创造技术产品、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经济升级转型为目标,计划用5年时间,引进和集聚超过100家新型技术研发机构落户,集聚高端人才超5000人,通过集聚全球创新资源,打造一个具有技术研发、技术服务、技术交易等核心功能的创业研发产业社区,力争建成“国内最前列、国际有影响”的研发产业集聚区,形成区域创新和高技术的辐射中心。

  做好创新驱动大文章 提升高质量发展“含金量”

  对于相城而言,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局,主动与上海等经济发达省市对接,才能实现更高层次、更宽领域的合作共赢。例如上海科教资源丰富,是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最大策源地”;苏州制造业基础雄厚,产业体系完整,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最佳试验场”,两者对接合作,必将擦出创新驱动发展的耀眼“火花”。

  相城在主动对接上海各平台载体上已布下多招“先手棋”。目前,全区各地与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星集团等科研院所和企业在金融科技、新材料、智能制造、中小学教育、医药制造等多领域对接合作结下累累硕果,一方面推动了上海产业定向转移,优质资源溢出承接,为双方的发展谋求了更大的空间,另一方面也为相城产业转型攒足发展后劲。

  随着两地协作日益密切,如今,一则则饱含激情的“双城故事”正在相城上演。每天早上7点多,苏州同济区块链研究院副院长祝文伟会准时从上海的家中出发,乘坐京沪高铁到相城区上班。“正是因为便利的交通条件,相城在承接上海的溢出资源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祝文伟说,最早提出区块链操作系统与实践模式的高校之一同济大学,就把未来放在了本部以西的苏州相城,看中的正是当地创新驱动发展,为科技金融等高端产业搭建好的“温床”。

  去年12月23日,位于相城区的苏州高铁新城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发布《区块链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细分为落户扶持、经营扶持、人才扶持、平台扶持等9条内容,鼓励区块链企业进行应用项目研发,打造“链谷”区块链孵化器,推动这一新兴技术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上落到实处。

  目前,苏州同济区块链研究院已在宝武集团、上海银行等行业领军企业内部,启用自主区块链系统“梧桐链”1.0版本;30余家初创及成长型区块链企业在“链谷”孵化器内茁壮成长。而紫光云引擎、京东智谷、新松机器人、奇点汽车等国内一流企业,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产业在周边10平方公里集聚,一个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平台蓬勃兴起,区块链作为其中的核心底层技术,将有众多大展拳脚的机会。

  事实上,相城引上海金融之“活水”,浇灌实体经济之土壤,也在此处形成了“涌泉”之势。相城科技金融产业园先后引进了苏商基金、兰璞基金、中润融资租赁等多支由上海团队管理的产业基金、新型金融机构。据统计,沪相两地在科技金融方面的合作规模,目前超过百亿元,形成了一个“科技金融先行、助推产业升级”的良性体系。

  在引入优质创新力量的同时,相城区还注重提升原有产业的发展水平。从去年开始,苏州利用工业大数据平台,通过对企业生产过程要素分类评价,来对企业进行差别化资源要素价格和差别化的管理服务,以促进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相城区对应建立“工业云图”,通过差别化的政策,让一些原有的低效产业自然淘汰。“亩产论英雄”、“创新论英雄”的理念借此契机融入生动实践。

  此外,相城还在化零为整上见功夫,通过去产能的方式,将更多土地留给技术研发、智能制造等产业。根据此前出台的《“散乱污”企业(作坊)淘汰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安排,2018年,相城区将通过“铁腕”治理,“关停取缔一批、提升整治一批”,完成5700余家“散乱污”企业(作坊)的淘汰整治工作,实现全区“散乱污”企业(作坊)全面清理,恢复良好生态环境;2019年还将对村级工业集中区进行集中清理。

  以改革营造优良环境 持续催生发展活力

  随着不断完善和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相城正建立起创新驱动发展、发展催生创新的良性循环。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成绩,也离不开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

  近年来,相城在人才引进方面的创新可谓“给力”。在全球布局引才,打造海外引才“强磁场”,以此为牵引增强干部队伍的国际化视野。去年11月以来,相城区委、区政府立足区域重点发展项目,在苏州十大板块中,率先打破体制壁垒,已引进100名优秀海外高层次专业人才,充实党政机关和国企一线。“高薪+重要岗位”赢得“海归”群体的热捧。

  引才引智,还要留人留心。相城去年出台“阳澄湖人才”新政,拿出真金白银奖励对地区发展有重大贡献的团队和个人。其中,最受人瞩目的阳澄湖科技领军人才计划明确,重大创新团队可享受1000万至5000万元项目资助,给予团队项目领军人才最高250万元安家补贴。对于高层次人才还可享受优厚的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服务。

  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更优的营商环境是“必需品”。随着商事制度改革和“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相城全力推进行政审批改革,最大限度减少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下放审批权力,在项目落地上跑出“加速度”;变事前强审批为事中事后强监管,大力推行零距离服务、零时差审批;通过打破部门藩篱,借鉴街道、社区全科社工理念,实现“一窗受理、一站办结”;在现有的国家和省市改革试点基础上,以敢于先行先试的积极姿态争取更多试点项目。目前,相城区政务服务工作全面实现“三集中、三到位”,840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面进驻政务中心,100%实现“不见面审批(服务)”,有效激发了创新创业活力。

  相城区委书记顾海东表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认识的深度决定工作落实的力度。持续推动相城经济社会大发展,以更高站位推动改革,以更大格局找准发展坐标,都需要打破思维定势的束缚,用思想的破冰实现行动的突围。

  眼下,相城正在全区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凝聚加快发展的思想共识和精神力量。该活动强调广大干部要主动把相城放到更大背景格局中找机会、定目标、谋发展,以苏州市域新中心的目标站位,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对标找差,注重学习,赶超先进,这与相城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不谋而合。

  以江苏省委深入推进的解放思想大讨论和“六个一”大走访为契机,相城的各级干部定期不定期走出办公室,广泛征集问题,走进企业和群众当中,了解他们的所思、所盼、所想,自加压力,自定目标,限期办理,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2017年1月,总投资22亿元、年产值可达50亿元的福耀汽车玻璃项目与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签约。招商一线工作人员李立透露,福耀项目组刚进入开发区的时候人生地不熟,“先头部队”只有几个人。开发区的干部坚持走到项目人员当中,直接与企业了解需求。从2017年5月完成工商注册,7月签订土地合同、取得土地证,8月获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9月取得厂房施工许可证。短短不足四个月,福耀便顺利完成了从注册到报建报批的工作,这让福耀的负责人非常感动,于是就有了福耀连续扩大项目领域、加深合作、加大在相城投资的果断决策。当年,福耀境外业务总部——福耀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也签约落户开发区,总投资30亿元。

  今年10月,福耀汽车玻璃项目预计就能正式投产。这个案例不仅树立了“亲商为商”的标杆,也映衬出当地干部群体中的共识:要用优良的的营商环境为相城高质量发展注入巨大动能,进而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实践和群众检验的工作业绩。(解放日报 夏冠男)

标签:
责编:顾伟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