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阳澄湖大闸蟹新品种9月底与食客见面
2018-06-20 15:13: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6月20日讯 相城区有关部门6月19日提供消息,阳澄湖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力培育的河蟹新品种——“阳澄湖1号”中华绒螯蟹,正在采用全新生态养殖模式的520亩养殖示范区内,从扣蟹向成蟹生长,再过三个月,也就是今年9月底,这一新品种将与广大食客见面。

  阳澄湖大闸蟹是河蟹界当之无愧的“领头羊”,相城区是“中国阳澄湖清水大闸蟹之乡”。以前,围网养殖大闸蟹在阳澄湖地区创造了辉煌,但随着环保工作的不断推进,到2019年,阳澄湖围网养蟹将全面拆除。

  水环境要保护,阳澄湖大闸蟹也不能就此灭绝。相城区阳澄湖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在培育“阳澄湖1号”中华绒螯蟹新品种上下功夫,并联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省苏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探索湖泊围网下的全过程生态养殖模式。

  2017年,阳澄湖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升级改造现有标准化池塘,建成一期300亩的高标准生态养殖基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成立项目组,在基地进行池塘养蟹试验,探索出了“863”池塘生态养蟹模式,即亩放扣蟹800只、回捕规格成蟹600只、亩均产值3万元,塘内水质达到二类水标准。

  在河塘生态养殖取得成功的基础上,项目组在阳澄湖湖区建设了两块示范区,一块380亩,一块140亩,并在这两块示范区进行江苏省农业重大新品种——“阳澄湖1号”中华绒螯蟹的选育研究,通过全过程生态养蟹,探索既有养殖效益、又有生态效益的养殖模式。

  “在池塘养殖试验取得成功后,我们把这种模式移到湖泊围网中来,再加上减少放养量、增加水生植物和螺蚬的投放,以实现减量增收、提质增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主任徐跑介绍,“阳澄湖1号”对生长环境要求很高,需要水质清澈、水生生物丰茂。为此,示范区人工种植了伊乐藻、轮叶黑藻和黄丝草三种水生植物,再加上阳澄湖本身的竹节草等水草,水草面积占养殖水面的比例达到60%左右,为河蟹生长构建了一个茂密的“水下森林”,并投放了大量螺蚬,组成一个“有机全生态食物链”。今年5月份的检测结果显示,示范区内水质达到二类水标准。

  据了解,“阳澄湖1号”的选育已进行到第四代,亲本全部来自阳澄湖区,为保持生物的优良性状,分别从两个示范区选择父母本,目的是从养殖的源头抓起,以确保养殖全过程的绿色生态。徐跑介绍说,大闸蟹从扣蟹到成蟹要经历5次蜕壳,目前,全新生态养殖的“阳澄湖1号”已完成了3次蜕壳,再经过2次蜕壳就能上市,预计平均规格将达三两半以上。(周澜源 王莉莉)

标签:
责编:顾伟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