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5月11日讯 日前,针对“三合一”场所、出租房和电动车三类突出火灾隐患,苏州启动了为期一百天的“331”专项整治行动。5月10日下午,“331”专项整治督查一组前往吴江进行了检查、调研。据吴江区公安消防大队介绍,为尽可能降低电瓶车充电隐患,他们正在协调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20多家大型企业,在厂区内批量建设充电桩,提供给总计10多万名员工免费使用。

下午在位于吴江台表科技(苏州)电子有限公司,在员工停车区,放眼望去白色的雨棚下,整整齐齐排满了电瓶车,每一排都有几十米长。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单位一共有5600多名员工,大多数都是骑电瓶车上班。粗略统计,每天停车区都有3800多辆电瓶车。为了方便员工充电,降低安全隐患,近期他们在停车区内批量安装了充电桩,充电桩每天上午下午各开启2小时。为确保安全,停车区内还安装了消防喷淋设施和火灾警报器,一旦发生火情,喷淋系统会自动洒水,同时触发警报。记者看到,在电瓶车停放区域,每隔一段距离还放置了灭火器。

员工赵女士告诉记者,原来每天晚上她都要在租住屋子里给电瓶车充电。由于是群租房,为了方便往往还会私拉一根电线到自己房间。“现在单位提供充电了,我就不用回家充了,挺方便的。”事实上,类似这样的大企业,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还有20多家,员工总数达到10多万。而这些厂里的很多员工,都租住在附近小区的群租屋中。“可以想象,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电瓶车,在群租屋里充电,安全隐患还是挺大的。”吴江区公安消防大队参谋周庆告诉记者,为更好地整治电瓶车违规充电,近期他们正在和辖区内的部分重点企业协商,建议企业在厂区内设立充电桩,提供给员工免费使用。

今天上午,吴江区公安消防大队已召集了20多家重点企业,召开了电动车消防安全管理现场会。“企业都非常配合,一些企业已经开始落地实施。”周庆说,按照目前规划,20多家重点企业建设完充电桩后,预计将惠及超10万名员工。接下来,消防部门还将适时将该举措推广,方便更多企业员工,同时也进一步降低电瓶车充电带来的安全隐患。(何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