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苏州产业数据“成绩单”
□苏报记者苏青
中国江苏网讯 已经过去的2017年,苏州工商局服务苏州产业发展的成绩单,有太多值得铭记和一书的“故事”:这一年,全市各级工商(市场监管)部门注册登记一家企业时间,由原来的2.5天缩短至1.5天,市场活力再度得到释放,全年新增市场主体和注册资本,同比分别增长38.3%、69.8%,两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一;这一年全市企业以品牌引领转型升级的自觉性、主动性再激发,新增注册商标9万余件,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201件,均创历史新高,区域商标品牌发展指数蝉联全省首位,发展质量实现新提升;这一年10万余名在消费中遇到“麻烦”或被侵权的市民、游客,通过市工商局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热线和市消保委,成功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挽回了1726.4万元的经济损失……
日前召开的全市工商行政管理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局长蒋亚亭指出,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全市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将围绕苏州建设“两个标杆”“四个名城”等发展大局,以“服务高质量发展,推进高效能监管”为主线,不断提升履职水平,推动苏州经济科学发展、维护公正公平公开市场竞争秩序、打造放心消费首善之地等能力,为促进苏州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贡献。
1.新发展了27.7万户市场主体
去年,苏州全市共计新发展了各类市场主体27.7万户、注册资本878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3%、69.8%。
2017年是我市实施产业提档升级,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各项改革积极推进的一年,苏州市工商局根据上级工商部门和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深入践行“放管服”改革,使营商环境日益优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得到新激发和释放。
牵头做好“3550”开办企业环节目标任务,联合相关部门制定企业登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工作方案和套餐式服务指南,将新设企业平均工商登记用时从2.25天,提速至1.5天。
创新推出手机移动端App便利化登记方式,个体户自动登记一体机在高新区投放使用,继续提升个体登记便利度。在昆山、吴中区临湖分局分别探索实施工商登记全程自助服务系统和“企助理”系统,推动登记与监管衔接更为紧密,解决农村居民创业登记中因文化水平低,填报材料难等困难,打通改革落地“最后一公里”。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多证合一、一照一码”,苏州市存量企业换照、赋号率接近100%,居全省首位。加快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全年共发放电子营业执照10.1万份。积极开展企业名称登记改革,对外开放企业名称库和推广应用网上申请名称,企业名称自主选择平台申报率达47%。
全面落实放宽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政策,累计有2.3万户市场主体享受了政策便利。积极实施企业简易注销工作,共核准企业简易注销1207户。
2.区域商标品牌发展指数蝉联省第一
去年,全市新申请注册商标超9万件,其中,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201件,创历史新高。
目前苏州注册商标总量已突破21万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119件、省著名商标797件、市知名商标939件、地理标志13件,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达763件。拥有的有效注册商标总量和中国驰名商标数,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数,均占全省第一。
2016年,在江苏省工商局发布的江苏省区域商标品牌发展指数报告中,苏州以综合指数得分最高,排名全省第一。该指数报告为一个全面反映区域内品牌发展的内外环境、现状特点和发展潜力的指标。2017年,苏州再次蝉联这一指数报告第一。
商标与版权、专利一样,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产权,是一个企业和区域实力、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去年,苏州市工商局充分发挥我市商标战略实施牵头部门作用,按照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工商部门要求,紧扣产业转形升级、企业提档升级热点、重点,不断建立和优化商标创牌激励机制,引导鼓励企业创牌;同时,搭建和整合各类社会平台,服务商标转型升级,不断提高商标附加值和创牌成功率。
精心打造“品牌苏州”手机App上线,使在苏州,凡需申请商标注册,或者了解苏州区域内商标、品牌分布情况,或企业实行品牌自我管理,形象展示、商标转让等,均可在该App上进行。
开设“驰名商标展示一条街”,实施了“一企一标”“商标文化进校园”等工程,为企业自创品牌提供指导和帮助,提升商标国际国内注册率和企业商标运用和保护能力。推动创牌意识深入社会各行各业、各个领域。
构建由各类商标社会服务平台组成商标市场、完整的商标服务产业链,从代理商标注册到培育商标,到转让,基本实现市场配置,使得企业实施商标战略日益便捷。
举办“商标品牌节”,吸引了30余万人参加,通过对品牌企业产品展示,将品牌意识宣传到每家每户。依托高新区集聚的50家知名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形成的知识产权服务产业链,积极推动商标类知识产权对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结构效益的引领支撑作用。
3.工商大数据中心共享平台上线
享受低保的家庭中,有没有人在经商?2017年苏州市场主体哪个区域增长速度较快?过去,要获得这些数据要到省工商局,等全省数据生成后才能调取,时间约12个小时。如今,在苏州工商大数据中心就能查到,而且时间最快只要25秒。
目前,该大数据中心数据采集时间,可做到每天一次;提供范围,除企业登记基础信息外,还包括股东、营业执照照面数据等;行业分类上,由原来的24个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细化到了全类型1500个。以食品制造业为例,可以细分至乳制品、烘焙,还有其他的;管区上,可深入到大市各乡镇、街道。
苏州的市场主体不仅数量高居全省第一,而且门类也属全省最全,为适应机构、体制改革带来的工作思路、模式等改变,同时,利用数据对苏州经济发展提供更精准的服务和预警,2015年,苏州市工商局依托原有业务数据库中的数据资源,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清洗、抽取、加载、转换等加工,建成苏州市工商局综合信息库。然后,在此基础上建设苏州市工商大数据中心。
该大数据中心已具备为全市各涉及市场主体监管部门、单位、区域等机构,提供数据分析、利用、交换、共享等多项服务功能。至今,已有20多个政府相关部门从该数据中心获得相关服务。
今年1月18日,该大数据中心建设二期核心项目,专门为满足市级各政府部门和基层单位对市场主体数据需求而建设的一个综合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上线,今后,市级各政府职能部门,以及各县(区)市场监管部门等,均可通过政务外网注册申请,与该平台展开数据交换,实现资源共享了。作为第一个共享部门,苏州市公安局已与该局签署了一项“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利用合作框架协议”。
4.为消费者挽回损失1726.4万元
去年,全市工商(市场监管)部门、各级消保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10万余件次,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726.4万元。其中,运用人民调解程序调解消费纠纷共200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04余万元;运用诉调对接程序的案件有1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1余万元。另外,全市基层网络组织运用基层维权网络纠纷调解信息系统调解及和解消费者投诉45件。
巩固完善48条“消费争议和解示范街”,覆盖家具、装潢、家电、汽车、房产、金融服务、快递服务、美容美发、健身、公用事业、电视直销、互联网销售等20多个行业,推动了消费纠纷的快速有效化解,促进经营者自觉承担社会责任自觉性。市消保委被评为“2016-2017年度全国消协组织先进集体”。
围绕着让消费者投诉日益便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去年,苏州市工商局、消保委立足《消法》等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能,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年主题为核心,精心谋划保障好苏州老百姓的消费幸福感各类机制。
以李伟光同志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全国最美消费维权人物先进典型为契机,成立李伟光工作室,组织开展“创建一流消费维权热线,当好消费者权益‘守护人’”的创先争优活动。
推广点点3.15手机App,让消费者足不出户、维权只要动动手指,更便利。指导吴江、吴中两区消保委积极探索跨区域维权新模式,联合建立了全市首个跨区消费维权协作平台,实现了跨区消费者就近维权。
组织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电商企业“放心消费”等系列创建活动,积极推进环太湖毗邻城市工商部门加强异地维权协作。
消费教育引导新创新。在地铁沿线30个站台开展放心消费公益宣传,推广普及《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相关知识,提升群众自我维权能力。充分发挥新媒体大众传播平台作用,展示宣传创建工作先进典型。指导张家港局开展文明示范街区的创建工作,前移消费维权阵地,实现了消费投诉不出柜台、不出商家、不出街区。
5.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2346件
监管是为了更好促进发展。2017年,苏州市工商局(市场监管)依法履职,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2346件,同比分别增长17%、79%,有效维护了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在江苏省工商局发布的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指数报告中,苏州位列全省第一。
加强重点商品质量监管,查办一批诸如公用企业限制竞争、网络传销等涉及民生热点的大案要案,净化市场环境。做好汽车零配件商品、旅游纪念品等重点经营户和重点商品的抽检工作,共抽查5097批次。组织开展“锲石”“京安行动”等一系列专项执法行动,共审核报备直销企业各类活动2420场。
建立了市级网络市场监管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积极组织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构建起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机制。共组织抽检网络交易商品100余批次,查处涉网案件573件、罚没826.56万元,督促全市2.8万家网络经营主体亮照亮标经营。做好涉网案件线索的远程取证、在线存证工作,全年为各地市场监管局固定违法证据119次。
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复评迎检,统一多部门台账,通过牵头平安市场创建,促使火灾隐患大的南门小商品市场关闭。督促各地加强工商执法案件办理,提升办案质量和执法权威。相城局成立“苏州市公安局相城分局驻相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警务室”;姑苏局积极皖综合执法改革。
□本版制图顾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