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从深入125个阅读服务网点 到打造“口袋图书馆”
中国江苏网讯 从深入社区的125个阅读服务网点,到打造随身携带的“口袋图书馆”;从创新“分众阅读”服务模式,到搭建企业“智库”……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图书馆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则,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让园区人想读书的时候,“伸手”就能够到。
□苏报记者姜锋
众筹“阅”力
延伸城市阅读空间
现在的园区人,日常生活中处处弥漫着书香的气息,这主要源自近年来园区实施的“一公里阅读圈”战略性布局。
自2012年起,独墅湖图书馆持续推进区、街道/社工委、社区三级服务网络体系布局与建设,截至目前,已构建各类服务网点125个。与此同时,独墅湖图书馆还积极探索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自主开发了集图书借还、个人书房、图书荐购等功能于一体“书香园区App”,打造了一个市民“口袋里”的图书馆。
2015年4月,在园区宣传部指导下,独墅湖图书馆还成立了“园区阅读联盟”,通过动员社会阅读力量,整合书店、咖啡馆、酒店等人流密集型服务场所,按需设置微型图书馆,将文化植入商业,构建社会力量参与公共阅读服务的新模式。历经2年发展,已吸引40家社会公益组织参与。
2016年,由独墅湖图书馆牵头的“筑巢计划”让园区众筹阅读的人气更旺了。“筑巢计划”是通过呼吁社会捐书,选择影剧院、商场等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建设微型免费书屋“鸟巢图书馆”,尽可能地把阅读和服务送到老百姓最愿意去的地方。
资源共享“分众阅读”精准服务
目前,独墅湖图书馆拥有近百万册纸质图书和数百万册的电子图书。在不断充实纸质资源的同时,独墅湖图书馆还积极与国家级机构合作,形成了公共馆、高校馆、情报馆数字资源全覆盖的资源共享体系。
2016年,独墅湖图书馆全年累计接待读者约450万人次,图书借阅约325万册次,园区读者人均到馆达17次,人均图书借阅达20册次。“周末去独墅湖图书馆”成了园区人的时尚生活,“独墅湖畔”也成为园区标志性的文化符号。
结合园区多元融合的特色,针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和流动人口等不同群体的阅读需求,独墅湖图书馆还创新了“分众阅读”服务模式,“按需服务,主动服务”。2016年,独墅湖图书馆重点推出了“爱阅”阅读品牌,围绕绘本讲堂、亲子教育、国学阅读、科普阅读、文化之旅、手工乐园等六大主题,挖掘“爱阅”达人,定期开展“爱阅”活动,让每一个园区人想阅读时,发现阅读就在他的身边。
打造“智库”
使企业处处飘书香
在推广和鼓励阅读之余,独墅湖图书馆还积极拓展职能,通过对更多领域的涉猎以及创新的形式和活动,为园区人打造真正的“启发思考的空间”。
在拥有2万多家企业、72万在职员工的园区,独墅湖图书馆在了解企业的信息需求后,与园区总工会合作建设线上“网上书屋”,员工在线即可阅读电子期刊和图书。同时,图书馆还开展知识产权培训、研发管理沙龙、企业标准培训、HR读书会等活动,让企业发展、文化建设、家庭幸福都伴随有阅读服务的滋润。
为深化园区情报中心功能,独墅湖图书馆还搭建了产业情报平台,强化“产业智库”服务,通过调研医药类企业、纳米材料类企业的共性需求,提供决策咨询、行业监测、微信服务、行业调研、产业报告等全方位咨询服务,同时加强与人才、企业的互动,为人才提供政策、阅读、科普、亲子等文化生活类主题活动。
阅读是一座城市经济繁荣的金翅膀。经济促力文化,文化反哺经济,独墅湖图书馆正以越来越主动、开放的姿态,架设起区域紧密完善的阅读网络,为园区人构筑触手可及的“阅读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