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苏州 > 关注苏州 > 正文

0

迎端午苏城活动讲究多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17-05-25 14:45:00

  艾叶汁喷上门窗驱虫防疾

  中国江苏网讯 (记者胡毓菁)近几日,围绕即将到来的端午节,姑苏区不少社区居民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浓浓的吴地传统文化魅力。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苏州,有一些“老苏州”习惯把端午节称为“卫生节”。每到此时,老人们都要在自家门口挂上菖蒲、艾叶消毒驱虫,防疾除疫。昨天,双塔街道锦帆路社区的居民用红线将艾叶、菖蒲、大蒜头绑成一束,准备回家挂在门上。现场,阿姨们还用艾叶制作驱虫水。居民朱秀英说,夏天蚊虫逐渐增多,把艾叶水喷在门窗上,可以驱蚊。“这比市面上买的驱蚊水效果要好,可以放心用。”朱阿姨说。

  昨天,双塔街道网师巷社区邀来十多位退休居民一起动手制作传统灰汤粽。“老苏州”刘青仙说,旧时,许多家庭将硬实而有光泽的早稻秆或晒干的蚕豆壳烧成灰,将灰放入容器灌水溶解后滤除杂质,取其水浸糯米包粽子,俗称“灰汤粽”。据说“灰汤”有碱的成分,食之可助消化,久存不易变质。

  佩戴手工香囊可避邪驱瘟

  近日,姑苏区平江街道北寺塔社区的居民们在展示他们亲手制作的端午香囊。□记者徐志强摄

  (记者管有明)端午佩香囊是传统民俗,同时也是古代一种预防瘟疫的方法。近日,姑苏区平江街道北寺塔社区请来中国书画家协会的熊国好老师教居民们手工制作端午香囊,带领大家一起感受传统民俗文化。

  活动现场,熊国好介绍了苏州端午的由来,并拿出了七种中草药向大家一一介绍:“这是藿香,提香的;这是菖蒲,主打驱蚊;这是艾叶……”现场居民们都分到了一份中草药,还有制作香囊的材料,如棉线、花绒布、挂绳、绣花针、吊坠等。家住桃源村的居民陈红星还把她四岁的孙女带过来,两人一起制作了这个独一无二的香囊。香囊做好后,奶奶把这包含了祖孙心血的香囊佩戴在孙女的身上。

  “在夏季传染病抬头的时候,古人为了确保孩子们的健康,用中药制成香袋拴在孩子们的衣襟和肩衣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北寺塔社区党委书记唐云霞介绍说。

  赠老人五彩绳祝健康长寿

  (吴婷千寻)近日,姑苏区金阊新城白洋湾街道宝邻社区的活动室里,一场温馨的“祖孙”共度端午活动正在上演。

  宝邻社区78岁的雷阿姨,老伴几年前因病去世了,独居的她这次参加社区端午活动,意外收到了孩子们送给她的礼物——五彩绳。这些孙辈们是来自金阊新城附属幼儿园的小朋友们。

  小朋友们把五彩绳送给社区的老人们,也是把祝福送给他们,祝愿老人们身体健康,长命百岁。端午节戴五彩绳也是有讲究的,这五种颜色通常都是青、白、红、黑和黄色。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时,分别象征东、西、南、北、中,蕴含五方神力,可以驱邪除魔,祛病强身,使人健康长寿。

  作为回礼,老人们用雄黄酒在孩子们的额头上画了“王”字,意在用猛虎来镇邪。

  学民俗助“新苏州”融入本地

  苏报讯(驻园区首席记者袁艺)昨天,苏州工业园区国际商务区社区服务管理中心举办端午民俗活动,邀请下辖明日之星社区的居民一起动手包粽子、做香囊,了解苏州的端午文化。

  活动伊始,主持人向居民们介绍了端午节的由来和传统民俗。接着,志愿者做示范,居民们动手包粽子、缝制香囊,一些巧手阿婆的手工更厉害,帮着志愿者教授其他居民技巧。记者了解到,明日之星社区为国际商务区目前唯一的居民社区,现有700多户、千余居民,而且是国际商务区的人才公寓。据国际商务区社区服务管理中心副主任江森源介绍,明日之星社区居民基本是“新苏州人”,民俗活动旨在拉近邻里关系,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苏州。

  购买散装粽子要及时食用

  (记者胡毓菁)昨天,阊门历史文化片区管理办公室联合姑苏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桃坞分局,对辖区内的超市、农贸市场、餐饮店以及粽子加工作坊进行端午节食品专项检查。

  此次专项检查围绕粽子、咸鸭蛋等节令食品展开。在西中市一家嘉兴粽子店,不大的店堂内堆放着一只只放着散装粽子的周转箱,每个箱子上系着一个吊牌,上面注明了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等相关信息。负责人窦先生说,为了保证粽子的质量,24小时开启空调。在相隔不远处的一家饮食店,执法人员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存在着粽子进货单据不齐全的问题。执法人员当即要求经营者整改。

  相关管理人员提醒广大市民,临近端午节,市民在购买粽子、咸鸭蛋等食品时,要看清标签;购买散装粽子时,要注意识别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尽量购买新鲜产品。粽子买回家后,应及时食用。吃不完的粽子应放入冰箱保存,以防变质。

标签:

责任编辑:李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