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每隔两三天,家住板桥的宋大妈都会在7点多出门,拎着买菜小车,到最近的苏果超市等开门,这样可以最早买到新鲜便宜的蔬菜。类似这样的市民,在南京正越来越多。
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通过手机APP下单,坐在家里等蔬菜水果生鲜送上门。新零售概念之下,居民拎“菜篮子”的方式正悄然发生变化。
下单半小时蔬菜送到家
5月6日,南京下着大雨。家住夫子庙枇杷社区的刘锡萍阿姨不想冒雨去买菜,拿起手机,在“盒马鲜生” (下文简称盒马)APP下单了包菜、西红柿、山芋、剁椒鱼头。“我下单后大概10来分钟菜就送到了,包菜炒辣椒、西红柿鸡蛋汤、山芋做主食,剁椒鱼头只需在锅里蒸一下就好了。多方便啊!”她说,蔬菜当然是要吃新鲜的,以前每天早晨去菜场买,碰到刮风下雨就发愁。现在不怕了,坐在家里收,而且蔬菜比之前在菜场买的还新鲜。
手机上下单的内容,就在盒马店内货架上。看似短短10分钟,在盒马店内,分散在各处的拣货员通过手中的RF枪接受来自系统的订单,迅速挑拣商品,放入相应的袋子,挂上顶端的自动传送带,传送到后仓,打包进入物流中心,然后配送。在盒马,头顶上不停哗啦啦响的传送带,是其新零售的秘密武器之一。
进军新零售,近是主要因素。3公里内30分钟送达,是盒马打出的宣传口号。盒马南京总经理程懿婷说,我们做过测算,以买一瓶酱油为例,从居民家里到最近的便利店再返回家,中间不耽搁的话至少30分钟。
作为苏宁易购的新零售业态之一,“苏鲜生社区店”的半径也设定在2公里范围内的社区人群,为其提供肉类、鱼类、禽类、水果类、蔬菜类产品。五一小长假期间,同为苏宁易购新零售业态的“苏鲜生”在全国的7家门店,客流突破20万人次,完成交易笔数达到8万笔,销售同比增长150%,仅南京地区同比增长210%。另外,通过双线模式导流,全国门店线上部分销售也增长了275%。
围着社区圈地开店
新零售,由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于2016年10月提出,即企业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商品的生产、流通、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进而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并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没有电子商务一说,只有新零售。”马云说。
过去,电子商务被认为冲击了传统商业。而正是得益于近年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对商业、生活的推动和改变,使得零售业从线上引流到线下有了扎实的基础。
此外,电商平台对流量有着天然的渴求。当网购市场红利见底、难以获得更大流量的背景下,从线上走入线下,是再次收获流量的一大途径。在经过前期的运营模式摸索后,盒马加大布局速度,仅4月28日一天,就在全国10个城市同时开店,至此用46家门店覆盖了全国13个城市,涉及到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西北六大板块的中心城市,“盒区房”覆盖人口达1500万。
再看苏宁易购,围绕着新零售线下开店的速度也不断加码。今年五一期间,连续在全国开出“苏鲜生”“苏鲜生社区店”“苏宁小店”等300家新门店。其中,苏宁小店借助五一小长假搞了一场大促,全国46座城市落地72家店。
自打2016年在南京开出了第一家云厨1号,江苏永鸿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鸿飞变得越来越忙。建生态种植基地、开办超级工厂、搞生态田园综合体。“到2020年,云厨1号要在南京开满1000家门店,争取拿下餐饮市场50%的供应商份额。”他说,还要在全国布局,仅长三角地区就计划建设10个综合体。
“欢迎你们推荐合适的物业啊,面积在4500-6000平方米。”程懿婷向前来采访的记者吆喝说,今年盒马要在南京开10家店。无独有偶,苏鲜生计划在南京开设20家,苏宁小店2018年计划开设200家,包括社区店、CBD店、地铁店、高客流店,苏宁云商计划拿出500万元奖励,鼓励居民为苏宁小店和苏鲜生提供店址线索。
未来还需要拎“菜篮子”吗
数据显示,2017年,网购已经占到全社会零售总额的13%,而移动支付的金额数是美国的50倍左右。也就是说,网购的快速发展,培育了新的消费群体。而消费群体购物习惯的改变,也推动着零售业的变革。
胡鸿飞认为,新零售的关键是去中间化,实现从源头到餐桌的全流程管控。为此,公司自建绿色无公害种植基地,自建超级工厂,负责蔬菜的清洗切配,自建终端。目前,该公司正准备在南京写字楼密集处投放智能零售柜,净菜、盒饭等统一配送。
作为新零售的盒马业态其实是个“四不像”,即不像超市便利店、不像餐饮、不像物流中心、不像电商,而同时又具备这四种业态,是将四种业态融合后,围绕着“吃”构建一个完整生态,且给消费者闭环体验。此前其他城市盒马店工作人员发现,有人曾在一天之内叫过5次外送服务,分别是早餐、午餐、晚餐、下午茶和夜宵。
在南京,新零售纷纷进驻,对于长期占据市场主要份额的苏果超市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尽管这些带着资本、互联网基因的新零售,是否能够存活、能存活多久都是未知数,但可以确定的是,竞争之下,居民的“菜篮子”会越拎越轻!
本报记者 赵伟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