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回家 和爸妈聊聊防骗那些事
你的爸妈爱转发谣言吗?二老容易被网络传销洗脑吗?近日,“微信安全中心”发布的微信帖“春节放假,和爸妈一起瞧瞧上网防骗这些事”引发众多网友的共鸣。不妨趁着春节与家人团圆之际,多教他们一些识破网络骗局的技巧。
扬子晚报记者 张楠
知道吗,中老年爱信谣言,在于骗子精通“心理学”
“我差一点就让人骗了,说外孙生病让我给他打钱,他在外地,银行卡丢了。突然想起给我孩子打电话,这才没上当。”不少老年人会遭遇这种惊魂一刻。
在朋友圈和亲友群里转发各种养生知识的老人就更多了,有些信息道听途说,发布渠道良莠不齐,误导不少。“我朋友圈有一个阿姨,每天转发各种谣言或者养生知识,印象最深的转发过一个发哥去世的消息,图片一看就是假的啊。”
可是,中老年人究竟为什么容易上当呢?心理学家表示,爸妈朋友圈谣言TOP100之所以能够忽悠到那么多中老年人,不外乎其一,唤起恐惧效应。当人们面对足以使他们感到恐惧和不安的讯息时,本能就会被吸引、阅读和传播,如《牛奶将人类送入癌症的坟墓》。二、简单归因。谣言和大多数伪科学、伪知识一样,有着远比科学本身更简洁、直接的归因,这符合人们的认知天性,如《血管外科专家推荐:一个方子将血管清理的干干净净》。三、迎合人们的偏见或期望。那些与人们既有的偏见和期望相符合的讯息更容易被轻信,也更容易被转发分享和传播,如《美国正式宣布转基因有毒》。所以,要么标题很惊悚,要么内容切中老年人最关心的健康“刚需”。除唤起恐惧效应,迎合简单归因之外,人们还更容易轻信符合自己期望和偏见的讯息。
“我奶奶80多岁了,有时候给她说什么都不信,但是看到白纸黑字印到纸上的东西她就深信不疑……”当然,也有网友表示,父母这方面做得很好,“他们安全防范意识相对比较高,有什么事都是一家人一起商议。”
爸妈虽有丰富人生阅历,在网络世界却是“小白兔”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和社交APP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也纷纷使用新的工具来获取资讯、交流互动。不过新工具带来资讯获取和传播高效率的同时,也使谣言得到轻易的传播。
“自从我爸和我妈用上智能手机,我就开始担心了。”这可能是很多年轻人的心声。因为随着爸妈年纪大了,尽管他们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但在网络世界里却可能只是“小白兔”。有网友表示,“电信诈骗不一定要智能手机,我担心的是软件,我爸一辈子没用过智能手机,后来我给我爸换了部智能手机,他就开始沉迷手机上的新闻软件,但是这类软件的广告太坑人了!”比如广告标题闪烁,写着“您的内存不足,请清理”之类的标题,老爸一按下去就自动下载安全管家!标题写着“您的余额不足,请充值”之类的也有,“反正每过段时间我都得帮我爸卸载一堆用不到的软件。”
当然,也有大龄网友对网上骗术颇有经验,他们才不是年轻人口中的“小白兔”。网友“文昌一怪客”就说,“我自己就是将近70岁的老头,玩‘骗子’是一种乐趣,经常看到别人转发谣言,第一时间就是尽快想办法确认‘这是假的’,然后马上提醒人家。”他还提到,“微信‘辟谣助手’行动太慢了,好多都是输入‘关键词’后,并没有获得应有的帮助!希望能改善一下吧!”
过年回家,趁机科普一下安全小专题
“小时候爸妈不让我吃各种零食,长大后他们吃了各种保健品。小时候爸妈不让我随便拿人东西,长大后他们收了各种免费礼品;小时候爸妈不让我告诉陌生人叫什么,住哪儿,长大后他们毫无防备地泄露各种个人信息。”在“微信安全中心”发布的微信帖“春节放假,和爸妈一起瞧瞧上网防骗这些事”中,如此写道。
爸妈教会了孩子们学会保护自己,年纪大了,却更需要被保护。春节,是中国人团圆的日子,对于很多人来说,也可能是一年唯一一段和爸妈团聚的日子。可以趁这个时候,给爸妈科普一些安全小专题,教他们辨识那些骗局。
先来测一测,爸妈的易受诱惑程度,比如爸妈日常生活中会收免费礼品吗?爸妈会转发有神奇效果的养生文章吗?爸妈会主动了解或者投资比特币这样的虚拟货币吗?接到声称公安机关的陌生电话,爸妈会怎么做?欢度春节,谨防谣言诈骗,不妨利用过年七天,每天教爸妈识破一种骗局。
“爸妈心里住了个纯真少年,维护世界和平太难,教父母怎么在网上保护自己才是正经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