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那些人|19岁黄开元被选为船工抱着必死决心渡江
2019-04-21 16:27: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70年前,黄开元在渡江战役中担任船工和担架队队长,随部队南下,半年后才回到泰州靖江。如今,黄开元年事已高,前几年还发过一次脑梗,有些事情已淡忘,但讲起当年的战斗,他情绪激动,记忆犹新。

  黄开元在家中接受采访。

  固执拒绝父兄哭求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曾经担任过儿童团团长的黄开元因为积极上进,被当时的泰州靖江县选为船工和担架队队长,带领90多位泰州靖江籍民工,到泰州泰兴参加战前培训。

  解放军向他们宣布了行军纪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虐待俘虏,尊重群众,等等。临走之前,父亲和哥哥姐姐哭着求他,说别去了,才19岁,这么小,万一没了怎么办?黄开元却很固执,头都没回地走了,“我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去的,没想过能活着回来。”

  “我作为儿子,不合格。”黄开元说,自己心里牢牢记着解放军干部讲的话,如果不能解放南京、解放上海、解放全中国,那就还有无数和我们一样的农民受苦受难。“我就是穷苦人家出身,从小受尽欺凌,解放军来了后,实施土改,家里分到了土地,才吃饱了肚子。”

  炮火中坐着草船渡江

  4月21日晚11点多钟,黄开元所在的船工和担架队从六圩港渡江,他们坐的是草船,因为当时木船比较少,都要留着运武器装备,泰州靖江江边的芦草简单扎扎,也能漂在江面上,但仅能容纳10个人左右。

  “我们每个人配了一杆短枪,因为过了江,我们也要保护自己。”黄开元回忆,草船摇摇晃晃,在江水中起伏不定。身边,不时有子弹穿梭,有炮弹飞落,激起高高的水柱。

  “我当时年仅19岁,说真的有点害怕,还后悔没有跟家人好好告别,没有多看一眼自己的家乡。”黄开元说,一看到身边的解放军,就不怕了,他们也都是年轻人,他们眼神坚定,紧盯前方。“我鼓励民工老乡们,跟着解放军,打过长江去!”

  “过了江,我们完全搞不清楚方位,上了岸发现芦苇地里都是死人,忍着害怕踩过去,白天敌人的飞机来了,一轮炮弹之后,民工和担架队就有人牺牲了。”黄开元回忆,自己头上戴着伪装的草帽,躲在庄稼地里,逃过了一劫。记得当时有4位民工牺牲,后来又走散20多人。

  为了不打扰老百姓生活,黄开元和民工们跟解放军一样睡在马路上,歇一小会儿又爬起来继续跟随部队前进,平均一天要行80里路。

  这段岁月成为宝贵精神财富

  1949年5月中旬,第三野战军以八个军发起上海战役。黄开元所在的船工和担架队被安排做后援。

  在黄开元的记忆中,上海战役打得非常激烈,前线不断有伤员运下来,他们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一段时间我们要一整天不断地抬伤员,给他们清洗伤口,一刻不停。”战士们的血把担架队的担架和运输人员的衣服都染透了。

  经历过血与火的洗礼,黄开元渐渐镇定起来。他和民工们有条不紊地运送伤员,安抚受伤战士,甚至脱下自己的衣服给受伤战士披上。“我不断跟他们说,不要害怕,一定会好的,其实也是在安慰自己。”

  最终,解放军取得了完整接收上海并歼敌15万的辉煌战果,黄开元所在的船工和担架队变成道路修筑队,恢复城市交通后,撤回靖江。再次见到家人已经是半年之后,黄开元清楚地记得,那一天一家人抱在一起哭了很久。

  黄开元的奖章、荣誉证书,当年用过的小号。

  后来,黄开元结婚成家,勤劳安稳地过日子。那六个月的支前岁月,渐渐走进记忆深处。他一直担任泰州靖江市原朝西村支部书记,是靖江地区在任时间最长的支书之一。

  “父亲一辈子都在跟我们讲革命精神,担任支书时,他每天4点钟出门,半夜11点才回家,工作就是他生活的全部。”黄开元的四儿子黄浩告诉记者,父亲这段光辉岁月,是全家人的精神财富。

标签:
责编:华诚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