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双修”和美丽乡村建设为民谋幸福 获全国网媒点赞
7月21日下午,采访团成员沿国道224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进入三亚市,第一站便来到了美丽乡村中廖村。从大巴车换乘电瓶车,采访团成员与中廖村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
干净的柏油路两旁绿色植物正旺盛生长,满眼苍翠欲滴的景色让人禁不住深呼吸,城市的喧嚣与尘埃此刻都已消失不见。电瓶车停在中和湖前,一湾碧波随风泛起涟漪,两旁的木栈道掩映在树林中若有若无。“中和湖以前可不是现在的样子,它长满了浮萍,很少人过来玩……”随着参观地深入,讲解员亦把网媒成员带入到了中廖村从坚守初心到迎得发展的故事中去。
“必须为中廖村点赞,他们能够多次拒绝重金诱惑,这是一种非常难得的精神品质。”新浪广东的吴泓豫在参观完后说道,三亚市委市政府决定对中廖村进行美丽乡村建设,让村民尝到坚守生态的甜头,这更是建设美好新海南让人民幸福的生动诠释和示范典型。
中廖村是三亚市首个美丽乡村建设试点。2017年6月,三亚正式对外公布了100个美丽乡村建设名录,发动各区参与、村民共建,旨在进一步提升美丽乡村的竞争力,有力吸引优质企业进驻投资、发展产业。6月27日上午,2017年三亚市综合招商推介会还专门举行美丽乡村建设招商推介会,推介三亚的好山好水好资源。其中,亚龙湾玫瑰风情小镇、亚龙湾博后村美丽乡村、体育小镇等14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协议投资金额86.97亿元。
中廖村的美丽风光、淳朴的村民、富有民族特色的表演等成为采访团聚焦的新闻点。他们拿出相机,对准镜头,将这些原生态的美好保存下来;他们与村民聊天,采访各级干部,将三亚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记录下来。
随着本次采访活动的进行,采访团由郊区进入市内,采访主题也从美丽乡村转化为“双修”升级版,通过不同角度寻找和发现三亚的新发展、新思路。
2015年4月,住建部将三亚市作为首个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城市(简称“双修”),探索“双修”工作经验。随即,三亚市大力推进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双修”工作,整治城市发展乱象,推动城市转型升级,实现从“乱”到“治”的重大转变。2017年,三亚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提出打造“双修”升级版,打造幸福三亚。
“双修”升级版提升了工作标准要求。据介绍,三亚今年安排了42个“双修”项目,比去年18个增加了24个,并且将“双修”范围从城区延伸至全市,启动全市491个自然村的污水治理和11条河流治污,完成31个农贸市场改造升级;丰富“双修”内涵,将棚改纳入“双修”,推进全市35个棚改项目,将惠及百姓10万多人,大力创建无违建村庄(社区)。
7月22日,采访团先后参观了解了三亚市民游客中心、丰兴隆生态公园、三亚拆违打违海坡示范点等。通过深入一线的采访拍摄,采访团成员比较全面地掌握了三亚为什么“双修”、如何“双修”、“双修”为市民游客带来了什么、“双修”升级版又指的是什么等内容。
站在三亚市民游客中心的大门前,来自人民日报海外网旅游频道的施水英告诉南海网记者,“三亚作为一座知名旅游城市,敢于积极应对旅游市场的顽疾,并勇于创新治理管理模式和方法,不仅为三亚赢得了更多点赞,也为其他城市提供借鉴和思考的方向。”
领略了三亚丰兴隆生态公园的怡人景色和市民休闲锻炼的幸福之情,又亲眼见证了三亚拆违打违的坚定决心和震撼场面,来自四川新闻网的刘明娟竖着大拇指说道,“‘城市病’是一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的问题,三亚从提升市民获得感、幸福感的角度出发,率先开展并坚持进行‘双修’工作,这样的发展眼光和思路值得肯定。”
短暂的行程很快结束,一天半时间,全国重点媒体“发现美好新海南——2017年互联网+城市推介”大型主题采访团走过了三亚多个地方,乘着互联网的“快车”,三亚美丽乡村建设与城市治理管理的诸多做法与经验也将集中展示给数千万网友。(南海网记者叶俊一 刘丽萍 实习生孙梦聪 高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