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汶川大地震,跨越十年的采访
2018-05-18 09:3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 (华诚)“你是你,我是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用“融合”的思维模式推进媒体间的协作和市场对接,将越来越多运用在传播实践。2018年5月12日是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纪念日,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办中国江苏网策划并承办的“铁臂援建 回望十年”江苏四川媒体访问团活动成行,这是“融合”思维下的又一次实践,也为汶川大地震跨越十年的采访划上一个圆圆的句号。

  地震诗歌十年相随

 

  

    地动山摇那一刻,诗歌神奇般地复活了。

  长歌当哭,也只有诗才能表达内心的悲伤和震撼。2008年5月13日,媒体开版向诗人约稿,5月19日,“悲如川 诗如川”主题诗歌朗诵会在市民广场举行,为四川人民加油、鼓劲、募捐。

  那场地震,将江苏和四川紧紧相联。江苏籍一名叫何烈胜的企业家,以志愿者身份赴震区抗震救灾,之后捐款捐物总额近一千万,拍摄了中国首部志愿者角度反映抗震的电影《重生》。

  地震一周年前夕,我所在的媒体联合江苏省作家协会策划并组织了江苏诗人访问团,踏上了那片受伤土地,沿着何烈胜地震救援路重新走了一遍,见证了四川人们大灾面前的坚韧、重建家园和开始新生活的决心。访问团中有赵恺、冯亦同、孙友田、徐明德、胡弦等江苏诗歌界老中青代表。诗人和记者一行,写下了几十篇诗歌和报道,当时有这么一个愿望,“将来纪念馆建成,把为他们而写的诗歌捐过来”,我特意请诗人将诗歌写在稿纸上,交由我保管,我也一并收藏了报道我们这一活动的报纸。

  援建将两地拉得更紧。江苏与四川绵竹市结对援建,江苏的一个市援建一个镇,南京对口剑南镇、无锡对口汉旺镇……随后三年,江苏援建干部、志愿者、建筑大军近万人奔赴绵竹,帮他们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绵竹成了第二故乡,绵竹人把江苏人当成了亲人。

  10年时间过得真快,变化也大。全媒体过渡到移动端,融媒体开始跨界,我也从纸媒到了网媒,但心愿未改。2018年3月份,我的脑海中燃出了“铁臂援建 回望十年”的创意火花,活动名称在不断改变,从最初“江苏采访团”变成“江苏四川媒体采访团”,最终成为“江苏四川媒体访问团”。

  此行访问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要将5位诗人的诗歌手稿、4份报纸原件和1本《重生》纪念号,捐赠到绵竹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纪念馆。这是一个连续剧式的谋划,此行也为江苏诗人们兑现了承诺,实现了心愿。

  公益同行再续情缘

  10年是一个里程碑,日子还会继续。

  谋划活动时,我想此行一定要去一所小学校,除了看看校舍、图书馆和那里的孩子,还要让两地的孩子缔结友谊,让他们把两地故事讲好,一直讲下去。

  当年的抗震援建英雄何烈胜,此时已是“鹰式教育”创始人,他的儿子“裸跑弟”也是自带流量的网红,今年10岁,正是地震那一年出生的。我邀请这对父子加入我们的访问团,与那里同年龄的五年级孩子上一节“鹰式教育” 的互动班课。

  一切按计划推进。绵竹市紫岩小学的学生与这对父子面对面,切身感受了不一样的教育理念和形式,以“喊人”为例,“鹰式教育”有六个标准:大声喊、微笑喊、注视喊、坚持喊、背后喊,抢先喊。“鹰爸”声情并茂,“裸跑弟”现场演示,孩子们沸腾了,原本40分钟的班会课延长了20分钟。从孩子们惊喜的眼神、红扑扑的脸蛋和长久的鼓掌声中,看得出“鹰爸”的课符合他们的“口味”,这一节课的策划是成功的。相信10年后,他们长大成人,不会忘记“裸跑弟”和“鹰爸”的那一课,并把这个故事讲下去。

  地震发生后捐款捐物的慈善家何烈胜,以一堂特殊班会的形式,回望了他对10年的公益之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这个角度来看,教育是最大的公益。

  融合思维下的互动策划和采访,也是在10年后再次播撒公益的种子、爱的种子和友谊的种子。

  产业架桥愿当“红娘”

  感恩是一种情怀,蕴于心间。但如果被反复咀嚼和消费,对施援者和被援者都有心理负担。援建的缘分如果能成为产业共赢的一种契机,这条友谊之路可能会越走越宽,大家的心终能慢慢放下。

  基于这种思考,“铁臂援建 回望十年”江苏四川媒体访问团的成员,除了媒体记者之外,特别邀请了几家热心公益助学的企业代表。

  北京和安徽金寨各有一所以“垦荒人”命名的困境儿童关爱学校,总人数达到800人,“垦荒人”定向为孩子们捐赠米、油、面和衣服,另一家“苗邦美业”几年来一直推进西南地区山村小学100间图书室捐助计划,他们的加入也让访问团的视角除了“新闻眼”,还有“市场眼”。

  当地最富盛名的“剑南春”酒业,在地震中酒厂几乎损失了三分之一的陶罐储存的基酒,现如今支撑着当地70%的财政收入,亲眼看一看酒厂的生产流程和窖藏现状,进而了解企业发展规划,是读者关心的,也是商机。如果这一次的回眸,企业间能对上眼撞出火花,也是美事一桩。

  当地人引以为豪的年画和蜀锦已经形成品牌和市场。地震前它们并不为外人知晓,现如今成了传承绵竹精神和文化的载体,年画和刺绣也为当地女性就业提供了广阔舞台。在商言商,相信企业不乏慧眼。

  当年援建而入驻产业园的江苏企业活得如何?当地企业劳动力成如何?当地政府亲商、助商的理念又如何?媒体记者需要这样的素材,企业代表也爱做这样的市场调查,循着这个思路,寻找走访单位,最后确定了剑南春酒厂、绵竹年画村和汉旺镇无锡产业园中的江苏企业。

  这次回访我们愿为 “红娘”,为两地企业架新桥、铺新路。

  采编“融合”传播共赢

  我们随行媒体分别是江苏的扬子晚报、中国江苏网、江南时报、无锡电视台和四川新闻网,共有五人,好在都是“老记”,是记者又是作家,懂摄影又懂摄像,做传统媒体又做新媒体,融合思路再出奇效。

  选题策划就在我们行进途中的车厢里,你一言我一语,碰撞出思想火花,确定好思路,由一人执笔,其他人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加工,图片由一人全程拍摄,发到微信群中大家共享。

  作为策划人和组织者,在走访地点的选择、流程的设计上至关重要。在走访场地的选择,有地标式的市民体育馆,有灾后新建的“高大上”新学校,在采访对象选择上有当年以加抗震基层干部、援建干部、随机聊天的饭店老板、开出租车的司机,从点到线,由线到面。

  三天的实地采访,写出的原创稿件有《大爱铸起的绵竹地标建筑体育中心》、《江苏诗人地震诗歌手稿捐给汉旺纪念馆》、《穿越10年触摸新绵竹的“江苏感觉”》、《访问团成员回程出租车上的“免单”》、《两位抗震救灾英雄8年后的意外重逢》、《震中映秀一个重灾家庭“小目标”下的重生》、《汉旺地震遗址001号讲解员李馨劫后余生“微笑讲解”传递温暖“大爱”》等数十篇高质稿件,再由各家生成不同媒介不同形式的报道,近五十篇稿件立体呈现了震后十年,江苏对口援建的绵竹人民的生活现状和精气神。

  访问团归来,各方都较为认可,表示收获满满。这种获得感,也验证了融合思维下采访的可行性,为日后的活动策划提供借鉴。

  (作者华诚供职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中国江苏网,系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标签:
责编:华诚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