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记者映秀行见证八旬老汉上阵建家园
2018-04-25 11:3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一)

  2009年4月20日下午2时。江苏诗人四川灾区访问团赶往震中的映秀镇。

  映秀地处四川汶川县城南部,是阿坝州的南大门,也是前往九寨沟、卧龙、四姑娘山旅游的必经之路。映秀镇是5.12震中和重灾区,全镇大部分房屋倒塌,到处山体滑坡,造成停水、停电,通讯、交通中断。全镇仅有2300多人生还,并且有1000余人伤势严重。

  尽管是地震之后一年,进入映秀的道路还是相当难走。从高速下来,路越走越窄,从山脚开始,仅剩下两股车道,一股进道一股出道,司机每一次超车都让记者捏了一把汗。坐在一旁的“泰誓”董事长陈先宁告诉记者,这次专门请了开旅游大巴的老司机,他每周进出一两次映秀镇,轻车熟路,不必担心。此前已特别交待,车速不超过30码。

  记者稍稍放了心,但随着九曲十八弯的攀爬,车越盘越高,车厢内也变得安静起来,连此行诗人访问团中最活跃的青年诗人大卫也不再吭声。他紧盯窗外的道路,身体却死劲往车厢内缩。

  路的左侧是因地震而改变的山貌,大片山石滑坡之后裸露出狰狞的山体,有的索性变成了秃岭。时不时还有细沙碎石从天而降,我们进山碰上了艳阳高照的日子,无泥石流、塌方之虞,但右侧悬崖和脚下咆哮的泯江还是心有余悸。路面也是此起彼伏,颠簸得不行,几位年纪较大的诗人明显在做一种克服状。

  (二)

  途中,经过一条约900米的友谊隧道,里面受损情况严重。我们的车通过时,里面照明设施还没来得及修复,记者的心又紧了一下,大家也都不再说话,几分钟的车程感觉特别漫长,长得让人喘不过气来,见到出口光线的一刹那才如释重负。

  南京籍的慈善家——“泰誓”何烈胜曾以捐赠者、志愿者的身份先后来了九次。他介绍沿途所见所闻和九次来的变化。我们的车途中停了一站,恰好就是紫坪铺大坝的一个滩头,他告诉大家,第一次来送捐赠物资,路到这里就没有了,他带着物资是通过解放军的冲锋艇驳运,行驶了一个半小时才至另一个滩头,那里是人员及物资中转站。他登滩后徒步,沿途塌方严重,遇到断路处还得登山绕道,急行三小时才赶到汶川县的映秀镇。当地最后300多名幸存者也是用水运的办法从我们停车休息的滩点转移出去的。

  接下来的路更加不好走,半个小时车程下来,大家都有了明显的疲倦和烦躁,其实到映秀我们才赶了一半的路程。开往汶川必经一座跨泯江江面大桥,桥堡处已经设了卡哨,只允许单进双出,次日凌晨还要全面封道施工,一律不让进出。我们心中又是一惊,好在十分钟之后,卡哨还是放我们进去了。

  (三)

  里面的道路越发陡峭,路面也越发狭窄。最窄的地方只能通过一辆车,记者突然意识到此行何总的安排是有先见之明的。他用另一辆车把大家的行李拉回成都去,只找了一辆14座的小型面包车进山,目的就是为了安全,快捷。

  离映秀近了,景致也发行了变化。断壁残垣多了起来,我们在一处断桥遗址处再次下车。这里原本有直接进入映秀镇的公路高架桥,当地人称之为百花大桥,而现在断成了数节,残桥骨架瘫在河床上。裸露的钢筋勉强将一个桥面扭成V型,桥下的河流改了道,却还不知疲倦往前奔腾,河中的大小石块和泥沙将河水染成了“黄河”。在断桥的不远处,工人正在施工架新桥,5月12日前就要合拢变通途。我们的摄影记者乐涛爬上了断桥,为这座断桥拍下了最后的遗像。

  再往前走700米左右,就到了此次地震的震中地带映秀。当地政府立了一块简易的牌子“映秀512”。其实这是一块开阔地,抬头就是三面山,构成了“回”字型,那里就是当地人称之为“牛眠沟”的震中地带。我们的访问团刚好碰上当地一位老汉,他描述了512当天的情形,先是听到三声炮响,声音很闷,好象老牛放屁那样,后来就震上了,整个小镇瞬间天翻地覆,整个山脉都改变了。老汉的方言记者听得不甚明白,但从他的手势和神情让人相信那一刻的惊心动魄,他最后的记忆是自己活了下来,而且奇迹般地没有受一点伤。

  (四)

  前面通往映秀的路又断了,我们的车子折回来沿河床小道绕了过去。很快来到了此次的目的地映秀镇。据资料显示,该镇距成都88公里,1996年被省政府命名为小城镇建设度点镇。全镇面积115.12平方公里。地震前人口近1万人(常住人口6641人),农民人平纯收入1744元,乡镇企业总产值1689.75万元。镇内水利资源丰富,水质好,落差大,先后修建了映秀湾发电总厂、华能太平驿电厂、福堂水电厂等水电站,于是就有了“水电之乡”的美称。

  这是一座山中小镇,如果不是地震,的确可以称之山清水秀,人间仙境。镇境内有中央、省、州、县属企事业单位18个,汉族与藏族、羌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交错居住。许多曾经来过这里的游客都流连忘返。

  这场地震让小镇面目全非,几乎夷成平地。

  我们来到漩口中学的遗址。映入眼帘的是倾倒的主体大楼,这座楼原来有五层高,现在只有看到两层,另外三层塌陷了。主楼后面的旗杆没有倒,五星红旗还在迎风飘扬,但这里已经没有了唱国歌、行注目礼的学生。据官方统计数据,这里遇难近百名师生。幸存下来的师生当年7月份集体迁至山西长治市过渡。

  学校的宿舍大楼只剩下一具空壳,依稀看见里面被压变形的双层钢管床。校园里很安静,大家小心的放着步子,生怕惊扰了废墟中的孩子。水泥路已经清扫了出来,拉上了绿色钢丝围栏,供人缅怀和参观。

  震中映秀如今是一个板房小镇。板房学校,板房医院,板房商店……去年6月,彷佛一夜之间,散布到了漩口中学遗址周边。板房,取代帐篷拔地而起。这是映秀的一次“巨变”,灾后过渡安置阶段的城镇格局,就在那时形成了。在板房区,板房旁的空地,乃至从废墟中掏出的各种盆子,都栽植了各种适合炒回锅肉的绿色蔬菜。女人们在各家板房前洗衣服,在公共厨房做饭,等着孩子放学,等着男人从工地上回来吃晚饭。当地人正在走出地震阴影,重建家园的信念感染了每一个人。

  当地人的脸上已经有了笑容的回归,这可能也是我们此行最大的收获。

  走访中,记者还听说了当地重新开张了一家茶馆,墙上挂满映秀的各种影像,茶馆的名字由先前的“映秀茶庄”改为“印象映秀”。“512”一周年前夕,茶馆的老板编纂了同名书籍也将面世,里面有100张映秀地震前后的照片。

(五)

  在映秀制药厂的废墟边上,我们还碰到一位83岁的老人,他的名子叫董维新。他是看见我们穿的团服,跟进来的。他告诉我们,药厂边上残剩下的几间破楼原来就是他全家安身立命的地方。地震那一刻,他正在看电视,后山几十吨的巨石滚下来拦腰冲平了他的另几间房,他住在那间屋靠在边缘侥幸生还。更为侥幸的是,他家七口人均不在家,也均得以保全。而他边上的制药厂瞬间倒塌,六层楼犹如骨牌一样叠起,死伤无数。直到今天,还能在废墟里看到散落的药品说明书和麝香膏药的外包装盒。

  老人说,他现在就住在河对面的板房里,每天抽空来看看他的老房子。那里是他祖祖辈辈和儿孙们生活的地方,真得舍不得。记者注意到,那块被当地人称之为“天崩石”一共有两大块,一块在老汉门前,另一块稍小一点,在老汉家后面,似乎被一棵树和灌木丛挡了一下。屋前的巨石足有一间房大小,上面已被隽刻上“大地震512保护”几个字。

  董老汉告诉记者,政府正在给他们建新房,很快就能入住了。他虽然年事已高,还是志愿参加重建工作,他要亲手重建家园。在我们的请求下,他伸出那双手留影,那是一双结满老茧的手,一根指头就像一根柱子。上面发出黄铜色的光泽,随行的何烈胜向他捐了贰佰元钱时,他先是很有力的胳膊拒绝着,后来收下了,放在了靠近胸口的上衣口袋中,笑了,就像一棵绽开的秋菊,露出几颗可爱的残牙。

  (六)

    记者从当地了解到,根据中央统一部署,广东省东莞市对口援建映秀镇,拟拿出三年财政收入的1%来重建映秀。这个数字约在20个亿。根据规划,重建后的映秀镇人口规模控制在5700人,城镇定位为二级城镇。

  映秀镇的农房重建工作按照“就近、就地、分散安置”的原则进行,通过地质专家的认真勘察,为确保老百姓的安全,老街村、黄家村等村的农房建设规划选址避开地震断裂带及地质灾害隐患点而建,采用强度高,质量轻的新材料,运用防震度高的建筑结构,以使重建后的房屋小震不坏、中震不修、大震不倒。

  震中的映秀镇将建成没围墙的博物馆,设计结合高山河谷地形,将映秀城镇生活功能沿岷江布局,形成城市生活发展带,连接映秀小学遗址,汶川“512”地震抗震纪念馆、地震震中遗址纪念园等形成地震遗址纪念带;沿映秀大道,构筑精神传承轴等。另外,映秀将被划分为纪念旅游区、城镇生活区和恢复生产区,共三大功能区。而这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忙碌着……

  离开映秀镇已经晚上6点,太阳应该在山外落山了,但天色还很亮。记者意外的看到了一个挺着肚皮的孕妇正从映秀板房小学的校门出来,她可能是老师,身后跟着放学的孩子,孩子是甜甜的笑脸。这一幕巧合的场情让记者颇有感慨,让我们仿佛看到婴儿正在幸福的孕育,家庭正在温暖中重组,映秀也正在春风中重生。(华诚)

标签:
责编:华诚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