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王伟林:楹联依书法传承,书法借楹联流芳
2020-12-28 09:3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12月28日讯 (记者 童棹凡 王心婷)“楹联依书法而传承,书法借楹联而流芳”,在12月28日举行的2021年“城门挂春联”楹联评审暨中国楹联文化论坛上,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苏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王伟林给论坛带来了《楹联之魅与书法之美》的精彩演讲,解读明清时期名家楹联作品,引领大家去欣赏书法和楹联的美,赢得满堂彩。

“楹联吸收历代多种文体精华,逐步形成与诗、词、曲、赋等并驾齐驱的独立文体,而要展现楹联魅力,离不开与书法的结合,联书合璧,才相得益彰。”王伟林说,“凡是别的文学形式所能担负的任务,它都要一试锋芒,大显身手;凡是别的问题承担不了的任务,它却能任劳任怨,当仁不让。这就是楹联的独特魅力所在。”

他认为,楹联始于五代,于明代中期流行,至清代鼎盛。江苏是书法名家辈出的文化胜地,明末清初江苏太仓文人赵宧光以篆书作“竹开霜后翠,梅动雪前香”,明末清初苏州文学批评家金圣叹作“雨入花心自成甘苦,水归器内自现方圆”,清代无锡书画家钱泳作“松下携琴常招野鹤,花前投辖时集嘉宾”…… 领略明清时期名家楹联作品可见,楹联不仅是一种传统书法的特殊表现形式,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和审美的传达。虽然片言只字,却凝聚中华民族的情怀。

那么,如何领略楹联书法之美?弘一法师曾经这样说过:“我们写对联或中堂,就所写的一幅字而论,是应该有章法的。普通的一幅中堂,论起优质来,有几种要素需要注意的。现在估量其应得的分数如下:章法五十分;字三十五分;墨色五分;印章十分。”

“以郑板桥‘藏书古鼎良朋百年相伴,美酒名花皓月四季皆春’为例,板桥体又叫‘六分半体’,他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他的书法中有篆书、楷书的姿态,又有字是方扁的,从汉碑而来。”书法是直观的线条艺术,楹联是内在的语言艺术。联语借笔韵墨趣,更显汉字多变的形状美,而书法又因字词对仗,营造出耐人寻味的意境美。

提及当代书法,王伟林赞扬了以城门挂春联为代表的楹联文化普及活动:“城门挂春联、送万福进万家等活动将楹联文化送入千家万户,成为百姓喜闻乐见的春节新民俗,推动了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王伟林表示,当代书法创作中在书体选择、笔墨表现、章法设计上变化丰富,既保留了传统楹联的基本样式,又不断尝试新的技巧和表现形式,给人以丰富的审美愉悦。

“城门挂春联 江苏开门红”活动之所以备受关注,成为一件文化盛事,除去楹联之美,更有书法之美。每一年,书法大家们都会用情泼墨,大幅的书法作品悬挂于城门两侧,引来无数市民、游客驻足观赏。

标签:
责编:刘洁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