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秋老虎”没来 为何“倒黄梅”先来了?
2021-08-12 08:47: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记者 于丹丹)上个周末刚刚迎来立秋节气,“秋老虎”没遇到,倒是迎来了“秋黄梅”。本周强降水将集中“火力”进攻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而这几天,江苏南部的天气预报中几乎每天都会有“暴雨”出现。虽然室外气温不算太高,但是体感还是很闷,仿佛比一个多月前梅雨季节还难受。最近的天气,就是传说中“倒黄梅”吗?

所谓“倒黄梅”,是指出梅之后,长江中下游地区气象要素已具盛夏特征,经历一段晴热高温天气,然后又再转入具有梅雨特点的天气,就好像黄梅天在走“回头路”,重返长江中下游。专家告诉记者,“倒黄梅”没有明确的标准,属于气候异常的表现,常出现连续暴雨、连阴雨,且降温明显。

“从目前的预测看,本月11日-13日,我省的沿江苏南地区都有较强的降雨天气,预计要到14日降雨才逐渐结束。”江苏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吴海英告诉记者,目前从大气环流形势、降雨的形态,温、湿度等,都很类似于“倒黄梅”的表现形式。

今年为何会出现“倒黄梅”?专家表示,这还是和副热带高压位置摆动有关,让势均力敌的冷暖空气重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交汇。降雨带的位置和形状与梅雨相似,随着副热带高压和冷空气势力的强弱变化而南北摆动。但“倒黄梅”维持的时间不长,梅雨季的阴雨天气则可能持续一个月左右甚至更长。

吴海英告诉记者,近期的温、湿度表现也和梅雨期间相似,江苏平均温度在25℃到27℃附近,但是因为湿度高,所以体感还是有一些闷热。但“正宗”的梅雨季节一旦雨停下来,气温立刻就上来。

记者了解到,“倒黄梅”每4到5年就会出现一次,近些年来,如2009年、2014年等年份都出现了“倒黄梅”。

标签:
责编:马燕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