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14:0,这支善战空军中队以他命名
—— 专访原志愿军空15师45团1大队2中队中队长李世英
2020-10-16 13:5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李世英介绍他的中队战友。

李世英中队飞行员,左起:李世英、宋义春、闫清水、蒋道平。

在人民军队荣誉体系中,荣誉称号是一个集体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这其中,以人名来命名集体又更加少见,人民空军“李世英中队”就是这样的战斗集体。抗美援朝中,该中队创造了击落击伤敌机14架,己方无损失的光辉战绩。

记者近日到省军区无锡第三离职干部休养所,听89岁的原志愿军空军第15师45团1大队2中队中队长李世英讲述以他名字命名的中队,是如何打出傲人战绩的。

速成飞行员,

陆军上天对决“老油条”

志愿军空军与“联合国军”技战术水平的差距是全方位的。以李世英来说,他战斗经验倒是十分丰富,刚满15岁就在河北衡水老家参加晋冀鲁豫野战军二纵,随刘邓大军转战南北,参加挺进大别山,打过淮海、渡江和席卷大西南等重大战役,在羊山集战役中立过大功。但要当战斗机飞行员,得从头开始。

文化知识首先要从头学。李世英没上过学,文化课是战斗间隙部队文化教员教的。这位“半文盲”1950年初被选调到长春预科总队进行速成文化补习,“从四则运算和ABC教起”,半年突击后大致达到初中文化水平。飞行课程也是从零开始。1950年底李世英转入空军第六航校,只学飞行原理、气象学、发动机原理等必需课程,加上教练机上飞过几十小时,半年就毕业到空15师改装米格-15战斗机。

速成只能教基本技术。“飞单机简单特技、复杂特技,双机编队、四机编队,也就练到这儿。”李世英说,参战前他米格-15仅飞了不到30小时,中队战友蒋道平击落多架敌机后还得回国补复杂特技这一课,参战之仓促可见一斑。

但前方已然等不起。“联合国军”1200多架战机占据天空,中朝军队在地面一举一动皆受制于人。为打破严重被动局面,首批中国“雏鹰”1951年就仓促入朝参战,与飞行小时数动辄四位数、“喝”过成千上万吨航空煤油的“老油条”对决。

1952年1月,李世英随空15师进驻丹东大孤山机场。首次参战在1952年3月20日,李世英作为45团副团长林广山僚机,掩护长机击落一架P-51战斗机,首开师纪录。第二次出动,李世英首先发现敌机,进行长僚机互换后开始攻击。“不怕你笑话,我沉不住气,老远就开炮了,一共就200发炮弹,没几秒就打光了。”李老笑言,回来判读照相枪同步拍摄的胶卷,发现距离敌机还有1000多米。

讲求科学,

从空战中学习空战

对空15师来说,也有些急躁求战情绪。李世英回忆,1952年底该师第二次入朝作战,起初迟迟未获战果,1953年1月14日还遇敌偷袭被击落3架,“回来以后总结教训,说不能够急躁,还是要沉住气,要讲战术,不能蛮干。”

在战争中学习战争,雏鹰要交的“学费”有很多。李老沉重地回忆,战友们有的跳伞后未及打开降落伞,有的跳伞落入水库中救援不及时牺牲,还有在空战中被击落失踪,45团30位战友约有三分之一血洒长空。1953年6月22日,李老航校同班同学、45团团长樊玉祥单机与4架敌机格斗,击落敌机1架后座机重伤,迫降时为躲开朝鲜群众和村庄坠地牺牲。

团里战友也在不断创造奇迹。1951年4月22日,45团战友孙忠国单机被8架敌机包围,击落1架敌机后被击落,跳伞落地摔断了右腿。“靠着顽强的意志,他戴着假腿又恢复了飞行,号称‘无脚飞将军’。”李世英说。

空战既讲精神,也讲科学,志愿军特别注意扬长避短。像米格-15爬升性能好于F-86,俯冲性能则不如,李世英中队战友宋义春一次空战“反杀”就充分运用了这一点。1953年2月2日,宋义春单机遇敌双机咬尾,“当时座舱左右曳光弹‘嗖嗖嗖’,宋义春非常沉着,从1.2万米高度做了两个下滑倒转,到四五千米仍未摆脱敌机,他想到我们飞机比敌机轻、爬高比敌机好,就油门一收把飞机拉起来了。敌机没来得及收油门,一下子冲到前面去了。宋义春憋了一肚子气,当时就把敌机打冒烟滚下去了。”击落这架敌机后,宋义春又将另1架敌机击伤逃窜。

讲求集体胜利,

团队作战零伤亡

宋义春这次以寡敌众,始于僚机蒋道平与团编队拉大了距离。当时团编队下令右转,蒋道平随编队一同动作,可等他飞稳,不仅战友不见了,连宋义春都找不到了。发现蒋道平掉队,宋义春试图主动向僚机编队,却与敌缠斗无法脱身。蒋道平落单后,只得脱离作战空域返航。降落后他发现长机未归,十分自责,直到宋义春返航才放了心。

“作战中僚机掩护长机要尽到责任,长机要注意主动照顾僚机。”李世英告诉记者,那时十分讲究集体的胜利,比如救援一个战友,比自己击落一架敌机更光荣。

团队配合需要时间,也需要经验。但2中队4位飞行员都很年轻,平均年龄仅22岁,除21岁的李世英有一定实战经验,其余人米格-15都只飞过二三十小时。“当时副师长经常批评我说,你怎么搞的?一和敌人交手你就散了、就编不成队。特别是蒋道平掉队又多一点。”不是李世英这番话,很难想象后来荣立特等功的蒋道平和“李世英中队”曾令上级不太放心。“但是我们知道自己的短处,批评一次我们就增加一次动力。”李世英经常带着队友开地面小组会,进行地面演练,“针对某个情况谁有什么不足,怎么样注意长机、怎么样照顾僚机……”

1953年3月9日,2中队掩护机群返航时,在清川江上空发现两架敌机。长机组攻击,僚机组掩护,格斗中李世英将1架F-86击伤。忽然又有两架敌机从后面追来,企图偷袭我长机组,被僚机组宋义春、蒋道平发现。宋义春当即将敌长机击落,蒋道平也击伤敌僚机,胜利完成掩护返航任务。

紧密协同、英勇奋战,2中队战火中成长为英雄中队。从1952年底到1953年7月停战,4名年轻飞行员零伤亡击落敌机10架、击伤4架,荣立集体一等功。1953年8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因李世英同志“击落击伤F-86敌机各一架及间接战果击落五架F-86敌机,击伤一架F-86敌机,能通过漫谈方式研究战术,空中指挥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能照顾僚机热爱僚机”,授予二等功一次。1964年,空军党委授予空45团1大队2中队“李世英中队”荣誉称号。

本报记者 陈月飞

本报通讯员 陈昌松

摄影摄像 王子杰

标签:
责编:王迅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