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下午,著名教育专家朱小蔓在南京逝世,享年73岁。这位在情感教育领域孕育出无数“种子”的园丁,把自己最美丽的面庞留给了学生、留给了校园。
1960年到1966年,朱小蔓在南京市第九中学上初中高中。南京市第九中学校长林啟红告诉记者,“朱小蔓与九中渊源颇深,她的母亲是学校语文教师。九中的基础教育为她的个人发展埋下种子,也可以说是她教育研究最开始的地方。”“她是个做事沉稳、对人真诚的人。”朱小蔓初中任教老师陈平回忆说,“朱小蔓语感很好,领悟性极高,练习还非常认真,她还主动与我交流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和想法。”
林啟红介绍,朱小蔓教授对母校的支持和关心从未间断,一直保持与母校的联系与交流。2015年10月,南京市第九中学举办90周年校庆,朱小蔓克服病痛来到校庆现场,为所有教师作了一场生动的教育学讲座。“她关心情感教育、学校道德教育,不少观点和建议给了学校发展极大启发。”林啟红说,朱小蔓教授对师长、对母校饱含感情,常常回忆、感念当年学习时的点滴。“她对人对事的感恩之心以及对教育学的一腔热血,感染激励着所有九中人。”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朱曦是朱小蔓教授的第一名硕士生。在他的眼中,朱小蔓教授是一个充满教育情怀的人。“她对教育有着一种天然爱好,朱老师经常自称是教育痴迷者。”朱曦说,“朱老师对自己的学术很执着,研究情感教育的她独具魅力。”
上世纪90年代,朱小蔓开创性地提出情感教育的理念,并在实践中不断打磨和完善。“她经常带着我们深入中小学校园,在教学一线展示该如何用教育理论去看待和指导教育实践。”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易晓明,回忆恩师感慨良多,“朱老师身上那种对学术的执著追求和严谨的学术态度深深地影响了我。”易晓明告诉记者,随着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情感教育思维理念的价值越来越凸显。
治学之外,朱小蔓教授对待学生更是关怀备至。据易晓明回忆,当年自己在写论文时,没有电脑,很多文献资料都要靠手动查阅。“朱教授除了给我们细致地修改论文,还把一些有价值的资料,剪下来送给我们。今天回想起来,心里面还会涌出一股股暖流。”
2014年,江苏省南通田家炳中学成为朱小蔓教授领衔的“全球化时代的‘道德人’培养——教师情感表达与师生关系构建”项目种子学校。项目的推进,促进该校教育教学实践全面提升。校长陈永兵介绍,在朱小蔓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学校努力让校园变得更具情感温度;从孩子成长的角度出发,学校更加注重“立德树人”,建立起滋养学生心灵成长的德育课程。如今,学校形成一个“校园情感生态场”,身在其中,一草一物都有感情,都有育人的效果,学校也因此打响品牌。
“在全校老师心里,朱小蔓教授就是‘行走的课程’,她是一个纯粹的人。”陈永兵说,“朱教授虽然离开了,但我们要在接下来的教育实践中,把她留给我们的丰富学术内容用好,在行动中指引我们继续前行。”
记者 胡安静 陆 威 王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