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李洪民走得很突然。追忆这位年仅58岁,把毕生精力投入甘薯研究的农业科学家,李洪民的同事多次提及两辆车:一辆老旧夏利轿车,一辆自行车。
黄色草帽,装有铁丝、胶带、螺丝刀的蓝色提篮,泛黄白褂,旧自行车,这是李洪民几十年来的标配。早上7点半,他的旧车总会准时停靠在“专属”车位。他背上包,骑上自行车,匆匆赶往试验田,投入一天的工作。就在离世当天,他还到徐州市铜山区丰棠里合作社进行育苗技术培训和指导。
35年前,意气风发的李洪民从南京农业大学毕业,加入甘薯科研团队。那时,徐州甘薯研究中心刚刚成立,田间试验阶段,从起垄到收获全都依赖人工,而甘薯易繁的作物特性,注定了科研的艰辛与清贫,一同分来的年轻人有的调离、有的出国。“我是农民的儿子,要为农民多做点事。”李洪民默默地坚守着初心。
上世纪90年代,李洪民赴日本研修,被当时日本甘薯“从种到收”的全程机械化作业所震撼。“从此,甘薯种植全程机械化就成了他一生的追寻。”甘薯病虫害研究室原主任谢逸萍说,李洪民让我国甘薯种植实现半机械化的历史性突破,“定穴浇水器、半圆刀收获犁、单垄起垄器相继落地”。
同事们有时开玩笑:“洪民啊,你什么时候能让苗子一步直种就好喽。”不善言辞的他一脸严肃地回答:“你会看到的。”为了这个承诺,他起早贪黑20多年,只为实现甘薯种植全程机械化,进而为薯农增产增效。
经过无数次失败和改良,环刀形收获器、栽插注水装置、网棚吸虫机等一系列轻简化栽培配套机械在李洪民的双手中诞生了,适合甘薯大面积种植作业的“大垄双行”种植新模式在薯农中推广开,生产效率提高50%。
在睢宁县梁集镇梁圩村,甘薯种植合作社负责人梁莉紧抓两个月的最佳时令,栽种良种薯。从一窍不通,到如今个人种植60亩,带动农户扩种200多亩,形成高效甘薯种植基地,打造出典型的创富作物。
在担任南方甘薯栽培科学家期间,李洪民分别在广西罗城采用稻草覆盖技术、在江西鹰潭和福建清流采用大垄双行种植技术、在云南采用引种和烟薯套作技术等模式,使南方薯区薯干产量大幅度提升;在广西、江西、陕西,以及滁州、明光、睢宁等地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了水肥利用效率,产量显著增加。4月种苗需求暴增,育苗工作一天也耽搁不得。疫情期间,他坚持每天下田,加班加点抢时间。
李洪民是我国甘薯研究行业多项第一的创造者:主持建立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的第一个综合实验室,首先研发制定甘薯色素测定标准程序,第一个获得欧盟重大项目资助,创办我国甘薯专业网站……他将一生奉献在了甘薯垄沟。
记者 李 刚
通讯员 孙 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