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不可避免地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较大冲击。经过艰苦努力,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企业复工复产加快,市场供需持续增加,经济发展呈现了良好局面。但随着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订单萎缩、外需持续下降,广大出口企业亟需各类金融支持。
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明确要求,要用足用好出口信用保险等合规的外贸政策工具,扩大出口信贷投放,适度放宽承保和理赔条件。5月22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这是2009年以来《政府工作报告》第9次,也是2015年以来,连续6次提及出口信用保险工作。那么,深受党中央、国务院重视的“出口信用保险”,到底是什么呢?
简单来说,对外贸企业而言,出口信用保险可以帮助解决企业的三大“瓶颈”问题:一是“接单”难题,通过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帮助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高接单能力。二是“融资”难题,通过保单融资,帮助企业拓宽融资通道、实现资金融通。三是“风控”难题,帮助企业有效防范风险、保障经营安全。作为专业从事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今年以来,中国信保江苏分公司在护航防疫物资进口、落实“六稳”、“六保”、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开设绿色通道,护航防疫物资顺利进口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国内市场医用口罩、防护服、医疗设备等防疫物资一度供不应求,各级地方政府纷纷组织药企和外贸企业迅速开展医用口罩、防护服、医疗设备等紧缺物资的进口。
但怎样才能在海外快速找到这些防疫物资的专业供应商?怎样防范进口欺诈风险?疫情期间,为帮助企业安全便捷地采购境外防疫物资,中国信保资信评估中心紧急开展了全球医疗用品供应商信息收集工作,制作了全球医疗用品供应商名录报告和全球提单报告。江苏分公司快速行动,主动加强与各地商务部门、防疫指挥部的对接,免费向各级政府部门提供全球医疗用品供应商名录,为各地开展防疫物资采购工作提供“照明弹”和“指南针”。
然而,由于时间紧、物资缺,国外卖方大多要求企业先行支付大额预付款,外贸企业进口出险了怎么办?为解决企业进口防疫物资的后顾之忧,确保快速完成进口,中国信保迅速响应进口企业需要,利用进口预付款保险,帮助重点医药企业紧急从国外采购防疫物资,为抗击疫情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1月28日晚,中国信保常州办事处接到辖区政府求助需求,其委托企业正在紧急从国外采购当前防疫紧缺的防护服、口罩等防疫物资,但由于此类物资正当紧俏,供应商均要求出货前全额付清款项。针对地方政府的需求,中国信保江苏分公司第一时间成立了由产品、承保、资信、客服人员组成的专项工作组,开辟绿色通道特事特办,在 1 个工作日内完成了产品创新、海外资信调查、业务承保审批等一系列工作,成功正式出具了全国首张企业进口防疫物资的进口预付款保险保单,为企业进口防疫物资解决了后顾之忧。
多措并举,助力中小微企业化危为机
国民经济中,小微企业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受制于风险信息不对称、资金紧张等问题,小微企业需要金融机构和社会各界“保驾护航”。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把保小微作为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内容。
前期,中国信保江苏分公司推出支持稳住江苏外贸基本盘40条措施中,颇为引人注目的就是普惠金融方面的内容。面对疫情冲击,中国信保江苏分公司为保中小微企业运转,有5大方面的安排。第一是加大普惠金融投入,优化普惠金融工作机制,设立了小微客户服务中心,建设了一支面向中小微企业的专属服务团队。第二是强化小微企业帮扶,推出“万家小微企业护航”计划,针对年出口规模在300万美元以下的小微出口企业,通过集中开发与运营模式优化、渠道合作与政策配合、建立完善集约化服务机制等多种手段,进一步扩大小微企业承保覆盖面。第三是加强中小企业扶持,开展“千家中小企业”引航计划,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统保平台,针对性实施信保助力“小巨人”“隐形冠军”成长计划。第四是创新小微服务方式,简化小微企业投保程序,推广小微线上作业模式,鼓励企业网上签单续转,推广“单一窗口”贸易便利一体化。第五是放大平台融资效应,充分发挥政信银政策合力,加大推广“苏贸贷”等信保贸易融资业务,进一步扩大企业保单融资受益面。
6月10日,中国信保又启动开展了首届小微客户服务节活动,发布推出一系列新的硬核服务措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开幕式将针对小微企业发布推在线海外买家简易风险识别查询产品“中国信保小微资信红绿灯”以及面向小微出口企业的专属在线知识服务平台“中国信保小微学院”,为小微出口企业的成长强势赋能。
据了解,截止6月底,中国信保江苏分公司已累计支持我省出口377.81亿美元,同比增长2.4%,承保我省小微企业超过13700家,同比增长37.1%。目前,基本上我省每4家小微企业,就有一家获得了中国信保的风险保障与服务支持。
添柴加火,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许多小微企业虽然有产品、有订单、有市场,但由于缺信用、缺信息、缺渠道,相较于大型企业贷款成本高、难度大。特别是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一方面不少小微企业营业收入降低,导致现金流吃紧,另一方面,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后,生产销售和资金周转面临的不确定性加大,融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传统信贷模式下,由于中小微企业的资产大部分体现在应收账款上,而应收账款收到的影响因素很多,从银行自身风险控制看,很难将企业的应收账款列入资产,导致小微企业在融资上不可避免面临申贷手续复杂、审批流程较长等难题。借不到钱,让不少小微企业痛失发展机遇,也让不少银行陷入两难。出口信用保险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保证应收账款安全,对银行可以起到增信作用,有效解决这一难题,为中小微企业解决“钱”的问题。
据了解,在有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下,中国出口信用保险江苏分公司在全国最早推动“政府+银行+保险”的保单融资模式,搭建“苏贸贷”融资业务平台,为小微企业与融资银行之间搭建桥梁,提供保单融资项下资信调查、贸易融资、收汇保障等一条龙服务,既可以让更多小微企业实现快速融资,也有效降低银行融资业务风险。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信保江苏分公司积极巩固“苏贸贷”融资业务平台成功经验,并在多个地市推广建立市级融资平台,得到了多家银行、企业的热烈反响。1-6月,短期险保单累计帮助企业获得各类融资22.8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