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以来,金湖县因应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努力为全县企业提供各种资源和保障,确保把因疫情给企业造成的不利因素降到最小。
12条惠企意见“领航”,
稳投引产促发展
“太好了,今天特别高兴,非常感谢在疫情特殊时期县委、县政府出台的惠企惠民政策,我们这些小企业不仅能减免第一个月房租,减半第2个月和第3个月房租,今天还能领到租金补贴4332元。”小微企业主陈炳华激动地对县工信局工作人员说。
为最大程度减小疫情对全县工业经济的影响,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的积极性,金湖县委、县政府统筹推进、科学帮扶,及时出台“真金白银”惠企政策——《金湖县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十二条意见》,为全面落实稳定企业信贷供给、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减免企业房租和税款、支持企业进出口及重大合同业务等“十二条意见”,该县全力下好“先手棋”,充分发挥省财政贴补资金、县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作用,为县内中小企业和创业者提供融资增信、贷款贴息、担保费用补贴,帮助中小企业和创业者提高融资能力,降低融资成本,为中小企业减负,打出了一整套政策“组合拳”,有效化解了流动资金不足的难题,为全县1200多家企业克时艰、渡难关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98名机关干部“变身”,
驻厂指导解疑难
“3月21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特地发来感谢信,对我们公司84消毒液保供工作表示充分肯定。一看到这封信,我就想起当时因为时间很紧、任务也比较重,县工信局驻厂指导员和我们一起连续熬了10多天。”84爱特福公司储运部经理、共产党员万洪萍激动地说。
今年1月24日晚11点,金湖县接到工信部紧急通知,要求3天内将3万箱84消毒液运达武汉。县主要领导连夜赶往爱特福企业厂区,与企业负责人就资金、工人、车辆、通行证等问题草拟方案、协调解决办法。资金不够,县财政先行垫付;生产缺人,组织50多名村民立即上线;装卸工不足,组织机关干部党员紧急帮扶;物流缺车,协调市、县18辆卡车协助运输;道路不畅,千方百计为运输车辆办理“绿色通行证”。经过1天2夜的加班加点,26日晚10点,3万箱消毒液安全运抵武汉,比原计划整整提前16个小时。2月4日又迎来第二批16万箱消毒液保供任务,该县主要领导又多次赴企业,与驻厂指导员合力解决难题,圆满完成驰援武汉任务。
金湖县坚持“一抓双促”,即:抓防疫,促生产促销售,从全县机关事业单位抽调298名党员骨干,组建驻企指导员队伍,共协调解决融资、安全、技改等问题595个,全县企业有序开工率达95%。
3.6亿元贷款及时“入池”,
开足马力助生产
“多亏了县里领导们的关心支持,为我们公司及时申请到省市资金1000万元,用于紧急改产口罩生产线。帮助我们迅速办理商标注册,突击招聘包装女工30余人,我们公司才会被纳入‘国家首批疫情防控物资保供企业’。”金卫集团董事长陈斌感动地说。
疫情期间,资金困境导致金湖36家企业产品“压栏压库”,对此,金湖县提供5000万元政府贴息保障资金,协调贷款9000万元,省市县三级指导员全部进驻受困企业。截至4月底,全县各金融机构主动与企业对接,已为60家企业投放贷款3.6亿元。该县6家企业完成改产口罩机和口罩工程,仅一个月的时间就生产口罩机500台,日产口罩10万只以上,不仅保障了全县疫情防控需求,还有力地支援了周边县市疫情防控工作。2月13日,金卫第一台口罩机设备,从设计、生产、调试到安装下线仅用半个月时间就顺利完成,当月,20多个省市的订单纷至沓来,口罩机订单超过300台。目前,宝姿实业、神华药业、今日卫生、三木机械等5家企业被列入“江苏省疫情防控物资保供企业”,居淮安市之最。
陶 然 郭冬梅 谢丹丹 马明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