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吴继原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1月24日,农历大年三十,意味着合家团圆。对于医务工作者,特别是对同在医院工作的夫妻来说,春节就意味着坚守。尤其是今年的特殊情况,这样的坚守又多了责任和压力。大年三十,记者在高邮市卸甲中心卫生院跟踪采访到这样一对夫妻,丈夫徐开明,49岁,该院防保所所长,除夕坚守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一线——京沪高速八桥道口体温监测哨点上;妻子李晓珊,46岁,该院护理总长,年三十带队留守在该院护理岗位上。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徐开明、李晓珊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生命护航,用他们的方式迎接新年。
李晓珊在医院忙着输液。
上午8点多,医院里的妻子沟通患者指导同事
上午8点多钟,记者来到卸甲中心卫生院住院部,只见李晓珊正会同值班医生和护士查房。一病区101病房住着3位病人,李晓珊一边与值班医生护士交流,一边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她告诉记者,春节期间,留院治疗的都是老弱患者,护理工作显得格外重要。在一位八旬老奶奶的病床前,李晓珊与耳背老人沟通起来:“84岁,哦,86岁啊,你起床的时候一定要慢一点儿,先坐起来,然后下床,不要一下子起来哟。要慢一点儿,要你家里人扶着你,厕所就在这边……”
忙完住院部查房,李晓珊来到门诊部注射室,与这里的护士们一道为前来静脉注射的病人服务。记者看到,虽然时值春节,来看病的人还真不少。李晓珊一连忙着为几位病人挂好水,又抽空与护士们进行节日护理值班工作对接:“大家都放弃节假日,很辛苦。我们在做好工作的同时 ,也要把自身防护工作做好。”
从注射室出来,李晓珊马不停蹄直奔发热门诊,向值班护士了解发热病人的就诊情况,并就防护措施等工作进行指导:“病人从那边过来,你要帮助他们测量体温,然后登记,另外还有宣传资料发给他们。另外,自身防护一定要做好,消毒面罩一定要用。”
徐开明在高速道口体温监测点忙碌。
除夕坚守岗位的徐开明、李晓珊夫妇。
上午10点多,高速道口监测点的丈夫忙不停
这边,李晓珊忙得不亦乐乎,那边,丈夫徐开明也在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忙碌着。在徐开明的防保所办公室电脑上,记者看到,防控疫情流动人员信息、医务值班登记情况一目了然。上午10点,记者跟随徐开明来到离卸甲集镇10多公里的京沪高速八桥道口,体验卡口值班人员的艰辛。
一路上,徐开明的手机响个不停。不是村、社区卫生室上报信息,就是市里了解最新防控疫情情况,徐开明不时通过手机进行联络:“三河村部附近,有个叫李有清的请给我们核实一下,人家跟他一块回来的打电话打到高邮,高邮反馈信息我们,你上门核实一下,有没有发热的情况。如果有,请他到当地定点的发热门诊去治疗,另外问他有没有和病人接触过,如果没有接触过,请他在家注意观察。辛苦你了!”
一到京沪高速八桥道口体温监测点,徐开明就穿上防护服、戴上口罩,拿出体温测量仪,一边对从高速上下来的湖北尤其是武汉牌照车辆上的人员检测体温,一边与车上人员进行信息交流,并进行相关防护知识宣传普及。记者跟随徐开明站在体温监测点上刚站了10多分钟,就感受了西北风呼啸而来的寒意以及川流不息车流带来的呛人尾气。徐开明告诉记者,他和值班医生、民警设卡是按照上级要求,对相关车辆进行盘查,主要对车上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对车上人员信息进行登记,汇总上报,进行疫情防控。
大年三十一家三口吃速冻饺子。继原 摄
中午12点,一家三口的年三十午餐:一包速冻饺子
徐开明告诉记者,他1992年参加工作,一直从事公共卫生工作。妻子李晓珊1995年参加工作,善于和同事交流,是护士姐妹的知心朋友。临近中午,徐州开明接到医院电话返回。记者跟随徐开明赶回卸甲中心卫生院,与等候在这里的院长徐朝松、副院长胡德海,就春节期间防控疫情工作进行对接。记者了解到,春节期间,恰遇防控关键时期,该院医护人员全部放弃了休息,徐开明、李晓珊夫妇就是其中的代表。
中午12时,忙完手头工作,徐开明与刚下班的妻子匆匆赶回家里,从冰箱里拿出一包速冻饺子,放在液化气灶上煮熟了当午饭。在扬州上大学的女儿徐若琳也赶回家,一家三口把饺子当成了午饭。徐若琳很理解父母的辛劳,她告诉记者,作为医务人员,爸爸妈妈老是加班加点,过年也是他们忙碌的时候,“虽然我们中午一顿饭吃得很简单,但是感觉很踏实,爸爸妈妈辛苦了,你们也要把自己照顾好哦。”
下午4点,夫妻俩同在医院,对接工作照顾患者
吃完饺子丢下碗筷,徐开明又驱车赶至京沪高速八桥道口体温监测点,投入到下午的工作值守中。拦车、测量体温、登记信息,宣传防护知识……下午4点,徐开明在安排好同事接班后,又赶回卸甲中心卫生院,就严格春节值班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与各村、社区卫生室对接,并就口罩调配、后勤保障等工作与市相关部门联络。此时,妻子李晓珊也在医院,全身心投入护理值班工作。
傍晚,“抽时间”回家和长辈团圆后再返工作岗位
傍晚时分,下班后的徐开明和妻子李晓珊,带着女儿匆匆回了一趟离集镇仅1公里的老家郭楼村,与年过七旬的父母和年过九旬的老奶奶吃团圆饭。虽然老家很近,但徐开明和妻子由于工作繁忙,很少回家。能够回家吃上一顿团圆饭,成了家中老人的“奢望”。
为了赶时间,团圆饭吃的是火锅,桌上放了10来种荤素菜。大家边吃边往里边添菜。李晓珊一边为老人夹菜,一边向长辈们打起了招呼:“我们吃个团圆饭,今年遇到特殊情况,我和开明要忙这个。过年期间就不陪你们了,你们辛苦了。”
婆婆裴龙英对儿媳说:“我们支持你们,你们把工作做好了,能回来吃个团圆钣,我们就欢喜得不得了了。”
吃完年夜饭,看上去有些疲惫,但仍笑脸盈盈的徐开明、李晓珊夫妇跟家人匆匆拜年后,便迅速返回了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