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再想找“老鼠孔”,难咯!
2020-01-21 07:17: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陈明 徐超  
1
听新闻

庚子年鼠生肖邮票“子鼠开天”“鼠兆丰年”在海安受到热捧。“曲塘镇郭楼村有个地方原来叫‘老鼠孔’,海安邮政分公司特地向中国邮政申请了原地邮戳,刻上‘老鼠孔’,供集邮爱好者加盖。”海安市集邮协会副秘书长周忠东告诉记者。

为什么叫“老鼠孔”?15日,记者来到郭楼村。村党总支书记严忠华说:“‘老鼠孔’是我们村23、24、25等几个村民小组那片地方过去的民间称呼。走,我带你去找!”

宽阔的水泥路伸向远方,两旁的楼房次第映入眼帘。到了25组,村民吕宝树家的院子里,大大小小的板凳上,坐着几十位村民。“吕宝树今年70多岁,他利用自家空余房屋,办起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定期开展宣讲活动。今天他们又搞活动了。”严忠华介绍。

“你想晓得我们这儿为啥叫‘老鼠孔’?我念个顺口溜你听听,老鼠孔,老鼠孔,十户就有十户穷,住的房子不挡风,揭开锅盖空洞洞。”吕宝树说,“解放以前,这地方穷啊,穷人家没房子住,地上挖个浅洞,垒上三尺来高的土墙,上面茅草一苫,就算房子了。进这样的房子,都要弓着腰,你说像不像‘老鼠孔’?”

站在一旁的24组村民王凤林插话:“‘老鼠孔’现在不穷了,今天我这个老太想说说心里话——老鼠孔,老鼠孔,家家户户不再穷。住的楼房亮堂堂,开的小车排成行。鱼肉大菜天天有,衣裳鞋袜年年新。日子红火精神爽,感谢政府感谢党。”王凤林家是郭楼村6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之一,到去年年底,这67户贫困户全都脱了贫。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郭楼村使出“三板斧”:招引项目落户,让有一定文化的贫困村民学技术、进工厂;村干部和能人带头创业,吸收一部分贫困村民就业;村里出资流转土地,成立合作农场,让没有文化的贫困村民到农场挣工资。严忠华自豪地介绍:“村里现有26家企业,近千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拿工资,年收入普遍在3万元以上。”

“我是个残疾人,耳聋,又没什么文化,一直穷得翻不了身。”59岁的村民薛万明深有感触,“现在,我在村里的纸管厂做挡车工,一天工资150块,家里刚刚翻建了房子。”

在村党总支的引领下,村里一批能人加入助力脱贫行列。4组村民高春来做起了草绳经纪人,给20多户贫困家庭提供搓绳机,一年帮助贫困家庭销售草绳6000吨。“仅凭搓草绳,我一年就能赚到几千块。”几年前,原本日子不错的王凤林家陷入困境,丈夫意外身亡,女儿生了双胞胎不久,又得了产后抑郁症。她说:“好在政府年年救济我家,女儿看病的钱,大部分都能报销,孩子上学的费用都免了。”

不少贫困村民反映,种不动田,也雇不起大型机械。在“老鼠孔”区域,郭楼村出资建立合作农场,由村干部曹稳龙担任场长,流转土地318亩,进行规模化种植,每亩地每年支付给农户700元租金,旱涝保收。“除了土地租金外,我们还安排困难家庭30多位六七十岁老人在农场薅草、治虫,每人每天能拿到60块钱工资。”曹稳龙说。

“打赢脱贫攻坚战,村子的精气神明显不一样了。”严忠华感慨。2016年,因为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治建设三项考核全镇倒数第一,郭楼村被认定为“组织涣散薄弱村”。知耻后勇,憋着一股劲,郭楼村2018年一年就引进12个项目落户,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个,村营收入节节攀升,已突破110万元。现在,村里70%的人家住上了楼房,40%的人家买了汽车,所有村民小组全部通上了6米宽的水泥路,河坡也都被建成绿化风景带。村民生病受灾,还能得到村慈善基金的救助。去年,郭楼村党总支被海安市委评为“五星级党组织”。

“‘老鼠孔’早就看不到了。像我这样的贫困老人,政府都出钱帮我翻建了新瓦房。”去年脱贫的汪锡林说,“再过几年,我们这儿‘老鼠孔’的名称恐怕都没人晓得了,那时候,再想来找‘老鼠孔’,难咯!”

记者 陈明 徐超 通讯员 卢锋 郝荣峰 常俊

标签:
责编:戴凌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