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下午,南京文化艺术中心,《钢铁洪流进行曲》奏响,让人热血沸腾。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在举行“一次受阅,一生荣光”分享会,讲述国庆阅兵背后的故事。12月13日,他们将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公祭仪式现场进行演奏。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徐岑/文 徐洋/摄
4个多小时共演奏56首爱国乐曲
10月1日举行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方阵中,有一个方队入场最早、离开最晚,持续站立4个多小时,演奏了56首爱国乐曲,是历次阅兵演奏曲目最多的一次。他们就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等全军十大单位组成的联合军乐团。
不喝水、不上厕所的情况下,连续站立4个多小时不间断演奏,对乐手的体能是极大的考验。解放军军乐团团长、70周年大阅兵联合军乐团团长、总指挥张海峰,用一张张鲜活的照片,展示了训练背后的艰辛。
“联合军乐团正式成立大会是在7月5日,那一天全团1300人终生难忘,因为是在瓢泼大雨中度过的。很多人发着抖,在雨里站了一个多小时。”据张海峰回忆,刚演奏时还没下雨,演奏途中雨越下越大,但没有人退缩,所有人都笔直地站着。而在之后近3个月的训练中,暴雨真算不上最差的天气。“40℃以上的高温酷暑,普通人单是站着都不容易。但无论是高温还是下雨,我们的排练一天都没停。训练过程中,晕倒是常事。有个敲小军鼓的姑娘,演奏时突然昏厥,门牙磕没了半个,缝了六针。”
张海峰还给出一组数据。3个月集中训练期间,累计组织12350多个小时个人训练、540个小时大声部训练、68次共131个小时全团合练,创造了联合军乐团在阅兵历史上的多个“第一次”。副总指挥袁威表示,正是因为这样不断地练习、严格地训练,才确保最后演奏万无一失。
《钢铁洪流进行曲》是这样炼成的
今年的阅兵式上,战旗方队出场时,背景乐《钢铁洪流进行曲》响起,很多人热泪盈眶。这首堪称年度最燃的曲子,是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量身打造的。作曲人叫李旭昊,是一位90后。
“接到任务时我非常自豪,但是压力也很大,大到20多岁的我承受不了。最开始3天,我一个音符都没写出来。”李旭昊表示,直到截稿前两天,他才把曲子作出来。“我主要在想曲子要表达什么内容,后来想到了几个关键词,希望所有中国人听到时,感受到‘强军’‘自豪’,以及曲子里的‘压迫感’。”李旭昊强调,新中国成立70周年获得的成就不容易,是很多人一起拼过来的,希望大家听到这首曲子时能铭记历史。
除了这首曲子,解放军军乐团还针对不同受阅模块进行了全面设计与全新创新,共打造了《东风浩荡进行曲》等7首全新军乐交响作品和《致敬号角》等4首号角音乐。
张海峰揭秘说,今年国庆阅兵式上的乐曲跟以往不同的,就是在音乐的速度和张力上。“一般来说,军乐曲的节奏是112拍,也就是每一分钟走112步。但是今年进行了调整,比如《钢铁洪流进行曲》是80多拍,以配合装备方队车轮行进的节奏。而给飞机写的《冲上云霄》,有150多拍。”
35年5次受阅,见证国防力量强大
军乐团中不乏有人多次受阅。张海峰参加阅兵五次,第一次是1984年,那年他16岁,站在军乐团的第三排。从1984年到2019年,张海峰的感受尤其不一样。
“16岁,我刚初中毕业,刚穿军装三个月,站在天安门广场前参加阅兵,站几个小时也不觉得累;今年我51岁,身体素质不如以前,咬着后槽牙在坚持,膝盖非常疼。但是,我真的感觉很自豪。”张海峰表示,我们的国家、民族发展历经困难险阻,“每次阅兵式上,武器装备越来越先进。特别是今年展示的装备、武器,很多是世界一流。在现场听到老百姓的欢呼,我感到极度自豪。只有强大的国防事业,强大的国家,才有普通老百姓正常、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