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她每年春节都在博物馆过
原标题:18年她每年春节都在博物馆过
陶露坚守岗位,为科举博物馆保驾护航。
中国江苏网1月25日讯 2017年1月,夫子庙景区的中国科举博物馆正式落成、开放。在科举博物馆80人的团队中,工作时间最长的当属陶露。18年前,当科举博物馆还是江南贡院陈列馆时,这个扬州姑娘就是8个运营人员之一。18年来,小馆变成大馆,陶露用自己的青春芳华见证了发展和变迁。通讯员 孙乐 实习生 陈志 扬子晚报记者 张可 严嘉琪 徐霖晨
故事
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岗,博物馆运营离不开她
讲述人:科举博物馆办公室主任 周欣
陶露是扬州人,本来不会在南京工作生活的。据我所知,当时她陪着闺蜜来南京江南贡院历史陈列馆应聘讲解员,结果闺蜜没上,她却被录用当上一名讲解员。当时馆里只有8个人,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陈列馆的服务功能却不少。当时售票员岗位缺人手,陶露自告奋勇又去做售票员。当时陈列馆售票岗设在明月楼下面,一张桌、一把椅、一只铁皮箱,组成一个简易的售票台。四周是卷拱门,一直都在窜风,冬天会特别寒冷,南京的室外夏天特别热,但她从没叫过一声“累”和“苦”。陶露在售票员的岗位上一干就是11年。
2011年,南京江南贡院历史陈列馆改扩建成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馆里开始招聘新人,后勤安全保障部门没有老同志带头。于是,她又主动提出,到最苦、最累、事务最繁杂的岗位。这6年的博物馆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面积由小变大,人员由少变多,部门职能由简单变专业,可以说是最辛苦的6年。
她的部门不仅承担着场馆安全、卫生保障,还有后勤保管、设备维修等重任。但作为馆里的“老人”,她和年轻人一起从头学起。现在每天在科举博物馆参观的游客,可能不容易见到陶露,但整个博物馆的运营离不开她。
陶露每天会提前半个小时到博物馆,是到岗最早的人,为的是在游客进场前,整个场馆里巡视一圈。她常看自己“维新运动”里的步数,久而久之她发现,博物馆上下每走完一圈,就是1万步,每天微信里走了几万步,她就在博物馆里巡查了几圈。而晚上9点半左右,她才会下班,比正常晚了半个小时以上,检查有没有一些游客遗留下来的物品。
最让我们感动的就是陶露每年过年都留在工作岗位上,没有回扬州和父母团聚,包括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18年来都是如此。因为科举博物馆作为窗口服务景区,每到节庆是最忙的,陶露却自愿留下来。
愿望:希望新年能学一门“特长”
陶露告诉记者,现在专业性的东西很多,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会去尝试学习书法。同时,她给整个部门制定一个计划,鼓励部门员工去学一些个人觉得有用的技能,把学习、提高个人能力放在第一位,学习是不分年龄时间的,要养成不断学习的好习惯。
“年底总结了这一年的博物馆的经营,从中吸收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博物馆做得更加的完善。”陶露表示,希望历史底蕴悠久、建馆时间短的科举博物馆越来越红火,受到更多游客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