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无人驾驶中巴车上路测试—— 驾驶顺畅,俨然“老司机”
8月22日,由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无人驾驶电动中巴车上路测试。不同于以往在封闭道路或模拟路况中进行的各类智能车比赛,此次测试选择了车辆、行人相对较少的真实道路。当天,记者作为首批乘客现场进行体验。
测试中巴车长约7米,核载17人,由于现行法规不允许无人驾驶车辆上路,当天的测试有交警全程跟随。为了确保安全,驾驶座上依然安排一名司机,遇到突发情况可随时人工干预。
正式测试开始!司机双手脱离方向盘,脚也离开刹车和油门,中巴车进入无人驾驶状态。坐在驾驶座后面的研发人员轻点鼠标,汽车平稳起步,直线加速行驶。遇到红灯,中巴车缓缓停下,待绿灯亮起,重新启动上路,没有出现急停急走的现象;遇到弯道,方向盘很自然地调整方向,转过弯后,自动回正,整个过程十分流畅,俨然一位“老司机”。
很快,右边车道有车辆超车,车内乘客们一阵紧张。但“老司机”很给力,识别后自动减慢速度,前车遇红灯停止后,也跟着停止,前车加速后,也随之加速。2.5公里的测试路线中,中巴车的行驶速度最快接近40公里/小时,车内乘客啧啧称赞。
“要实现无人驾驶,需要对中巴车的多个部位进行改造。这一技术有环境感知系统、决策系统和控制系统三个组成部分。”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底盘电控研究所副所长丁严超介绍,环境感知系统是眼睛,可以“看清”复杂的道路状况;决策系统是大脑,可以作出判断、选择路线等;控制系统则是手和脚,可以完成拐弯、刹车、加速、移动方向盘等动作。
每套系统又包括若干组成部分。记者仔细观察中巴车,车头前端有个黑色的“小鼻子”。丁严超解释,这其实是一个激光雷达,属于环境感知系统的一部分,可以探知前方三四十米的障碍物,价值约8万元。而在车厢尾部,一个微波炉大小的黑色箱子里则藏着汽车的决策系统,包括工控机、4G通讯模块、GPS模块等。
据介绍,这一无人驾驶技术的关键构件——智能驾驶控制器、自主转向与自主制动执行机构全部由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自主研发,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
“受制于技术和法律,无人车离正式上路行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丁严超坦言。当天正式测试前也出现一个小插曲:驾驶系统的GPS定位出现问题,无人驾驶时方向总是向左偏,后来通过数据修正加以解决。丁严超表示,在不久的将来,无人驾驶技术及产品在物流园区、工程机械作业区域、港口和旅游景区等特定封闭区域有望率先得到应用。
本报记者 孟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