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社会大观 > 正文

0

活用工业遗产 随记者看“老厂变形记”

南京工业遗产保护规划公布,40处工矿企业纳入,含6处新增历史风貌区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倪敏   2017-08-16 07:37:00
  清末银元制钱总局 现已成销售额20亿的创业园

  东至来凤街,西靠明城墙,南至来凤新村,北至回龙街,位于菱角市66号的南京第二机床厂,现名南京国家领军人才创业园。

  始建于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的这片老厂区,曾为清末江南铸造银元制钱总局,是我国机器铸造银币的先驱,亦是我国数控齿轮机床的重要生产基地。占地面积约6.91万平方米的风貌区内,现有历史建筑3栋,分别为19号厂房、8号厂房、26-28号厂房;其他重要构筑物两处,其中锅炉设备1处,工艺设备吊车1处;古树两处,进门时,那株挂牌的百年银杏活化石,即是其中之一。

  1929年,民国政府在此建立全国度量衡局。1933年,北京的度量衡制造所迁至南京,实行局所合一,专门制造地方标准器、检定用器,并制造各种科学仪器。1949年成立国营“南京度量衡厂”。1955年,度量衡厂公私合营,组成了南京第一机械厂。1959年,南京第一机械厂正式更名为南京第二机床厂,确定转向生产中等型号的圆柱齿轮机。

  又是近60年过去,2011年,南京第二机床厂正式搬迁,原址改造为国家领军人才创业园,园区定位为工业设计、形象设计、技术研发、文化创意等高科技产业。如今,40多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厂房全部保留,齿轮、老车床、构架、烟囱等工业遗存随处可见。

  在现代化气息浓厚的厂区里转一圈:废旧零件改造成长椅、车墩子,旧厂房被改造成5层立体车库,“吞吐”车辆可达2000辆。园区内还原汁原味地留下一面墙,新建一座现代化办公楼。“老厂房的砖头柱子并没被拆除,而是用钢筋水泥包裹着原来的柱体,用以支撑整个屋架。”南京国创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所做的就是“尽可能保护原貌”;不仅建筑和设备保留下来,老厂的一些员工一直留在园区服务至今。

  未来: 打造一流文创集聚区

  这里已形成8万平方米的创业载体,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级工业设计示范园、江苏省重点文化产业园、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目前,入驻企业接近200家,近3000员工以20-30岁主打。

  “秦淮区正在重点推进来凤街文化创意街区的建设,未来将使秦淮风光带更加光彩夺目,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据透露,国创园也是街区的重要组成,这里的园区企业目前每年销售额达20亿元,利润已超1亿元。

标签:

责任编辑:苗津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