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社会大观 > 正文

0

217米高塔中汗水流得像水龙头关不上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17-07-28 07:17:00

  中国江苏网7月28日讯 如果说烈日炙烤下的路面高温已经让人觉得难受的话,那和太阳之间的距离真的能感受到你和阳光之间的亲近关系,哪怕只有短短几百米。昨天是南京第三长江大桥对正桥钢箱梁和主塔南堡例行运行工况检查中的一天,从桥肚子到半空中,记者跟着检查人员可谓是上天入地。在最高67摄氏度的高温下,长时间待在半密闭的空间内,接受高温和闷热的双重考验,从头到脚的汗水就像水龙头关不上。这也难怪连检查人员都说一年之中就怕夏天查这个,临上岗甚至要提前做自我心理安慰。

  先戴上手套,不然摸栏杆都烫手

  现代桥梁的主体机构基本都是钢箱梁,即把钢材焊接成需要的形状,一段段地拼接起来联通为一座完整的桥梁,上面再铺上混凝土和沥青,供车辆通行。作为金属,其优良的导热性能在时下的天气里却成了大家畏惧的特性。“为了尽可能照顾工作人员的身体状况,工作时间已经相应提前或推迟了。”昨天下午快4点钟,尽管头顶烈日高悬,但已经不是一天中最热的时间段了。即便如此,经过一天的炙烤,刚踏上沥青路面,稍站上几分钟就能感到一股暖意从脚底板传来。钢箱梁待检的入口处就设在三桥护栏的外侧,在翻阅护栏前,工作人员特地给记者准备了工作手套:“先戴上,不然一会光摸栏杆都烫手。”记者有意徒手接触了一下钢质栏杆,但马上缩了回来,确实烫。紧接着就是从只有一人大小的入口处下到桥下一层,再经过一段仅容一人通过的栈桥才正式到达钢箱梁入口位置。由于整个栈桥位置不高,行进过程中只能保持半弯腰姿势。

  “欢迎来体验,马上就上菜了!”在掏出钥匙打开钢箱梁洞锁后,来自三桥运营管理部的叶祥开玩笑似的做了个请的动作。当猫着腰进入首检通道上只有半人高的钢箱梁后,随着洞门打开的自然风吹来,记者初时并没有感到有什么异样,但随着进程的深入,只觉得里面越来越闷,由头顶桥面和周围钢结构传递的热量也开始包裹全身。由于在各钢箱梁之间穿行需要时而直立时而弯腰通过两根窄轨前进,走不到百米,仅完成这个动作就已经全身湿透,就更别说工作人员还要不时上下,目测或用仪器检查钢箱梁内部有无裂缝、锈蚀等情况。“再往前走四五百米有个轨道车可以坐下,但速度很慢,只能说减轻点穿越钢箱梁的工作强度。”在向记者介绍的同时,叶祥跳下轨道,用手中的笔在刚刚经过的钢箱梁上记录了一组数字和符号。“数字和符号内容表示这一段检查过了,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大家除了偶有交流就剩下不住地擦汗

  因为时间关系,记者并没有将这段长达1558米的钢箱梁走完,来去用时40多分钟,走了不到四分之一的长度。当带着一身汗水从闷热的钢箱梁洞口出来时,即便外面温度依旧灼热,但真的有进到空调房间的感觉。如果说钢箱梁只是前菜的话,在跟随工程安全部的施晓强进入主桥南堡的经历则被同行的摄影称为从业以来最“酸爽”的一次。或许是早已熟悉工作环境,在进入前,施晓强和叶祥专门搬了大半箱矿泉水进去。虽然当时有些不解,但出来后箱子里的一堆空瓶子就能充分说明里面的艰辛程度了。“这个比刚才轻松,有电梯可以上去。”不明真相的记者就这样被骗了。

  确实有电梯,但空间狭小,最多只能4人乘坐,而且没有通风设施。能想象下经过一天暴晒的主塔内部是什么环境吗?手摸到哪里哪里烫,高热环境中不透气。因为塔内不可能在无人状态下长时间照明,所以在电梯运行过程中是一会黑一会明,明亮的时间很短暂,只是经过几个平台层的几秒钟。关键是电梯是根据主塔的外形内嵌的,本身角度倾斜,需要手扶把手才能站稳。再加上工程梯速度慢,不强调乘坐舒适性,运行起来就如同耳边有个拖拉机在工作。从第一层到最高217米的21层,就这样在电梯里闷了20多分钟。大家除了偶有交流就剩下不住地擦汗,箱子中的矿泉水消耗速度惊人。

  登顶的过程同样艰辛,虽然在外面看主塔是个大家伙,因为里面要装下电梯、人工梯以及一些附属设施,留给两侧的空间十分有限。在通过手扶钢梯到达顶层的过程中,每次登高都需要侧身才能勉强通过,大家开玩笑说胖子做不了这活。现实中,如果从事这样的工作,估计也胖不了。尽管过程艰辛,但当到达217米高的南堡顶层,无限接近烈日同时一览南京的风景时,呼呼江风还是让人倍感惬意的。逗留短短数分钟,又是一次受罪的返回过程。出安全门时毫不夸张地说连内裤都湿透了。如果一次体验就是这样,真的发自内心佩服那些要定期例行检查的工作人员。因为他们不仅要经历这个过程,更要带着责任心一层层去查验。

  交汇点·南京晨报记者 陈彦

标签:

责任编辑:缪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