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社会大观 > 正文

0

南通力促船舶海工产业转型出海

来源:中国江苏网-新华日报   2017-05-19 06:56:00
5月17日下午,南通市委、市政府主办“企业家面对面”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行业协会、权威船级社和研究中心、重点企业的“船老大”和专家学者围坐一起,围绕作为全国船舶海工产业基地如何走出低谷展开“头脑风暴”,共同为南通船队加快转型出海“掌舵”。南通市长韩立明介绍,依托通江达海的独特资源禀赋,该市船舶海工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堪称“产业地标”和“城市名片”。

  中国江苏网5月19日讯 5月17日下午,南通市委、市政府主办“企业家面对面”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行业协会、权威船级社和研究中心、重点企业的“船老大”和专家学者围坐一起,围绕作为全国船舶海工产业基地如何走出低谷展开“头脑风暴”,共同为南通船队加快转型出海“掌舵”。

  南通市长韩立明介绍,依托通江达海的独特资源禀赋,该市船舶海工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堪称“产业地标”和“城市名片”。目前,全市规模以上船舶海工企业共有445家,船舶和海工产业市场份额分别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左右,特别是处于船舶产业高端的海工产业更是成为在全国乃至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优势特色产业。但因受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影响,近年来船舶海工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此次“企业家面对面”,就是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专家支招”形式,分析研判当前形势,交流分享行业前沿理念和成功做法,提振信心,破解难题。

  应邀前来参加活动的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郭大成说,南通是全国船舶海工产业举足轻重的地区,中远、振华、招商局重工等我国船舶海工领域重点企业先后在南通落户、发展。他认为,船舶海工产业要渡过难关,就要转变观念,跳出固有思维,探索新的经营模式、产业模式和企业模式。他建议企业要在人才队伍、市场把控、研发能力上早做准备、多下功夫,高度关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重大政策导向,主动参与、抓住用好 “一带一路”等重大机遇,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创新转型已成为“船老大”们破难出海的第一动力。5月2日,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顺利合龙。备受全球关注的是,振华重工建造的世界最大1.2万吨起重船“振华30”轮首秀完美,顺利将6000吨重的最终接头进行水下吊装。“振华30”轮最主要的功能是海上作业,其1.2万吨浮吊单臂起重能力,以及7000吨的全回转起重能力,均位列全球第一。去年,振华重工以增资入股的方式控股启东道达重工,成立了振华重工启东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转向特种工程船舶领域,产值同比增长50.8%。5月11日,由厦门象屿股份、南通通宝船舶以及中海重工集团共同出资,成功收购原明德重工后组建的南通象屿海洋装备公司在通州区五接镇揭牌成立,新公司将逐步向豪华游轮、LNG燃料动力船等特种船领域拓展。通过创新转型,南通船舶工业已成功化解过剩产能60万吨。

  南通市委书记陆志鹏说,从全球经济形势、产业发展周期、新增市场需求和南通区位优势看,南通船舶海工产业转型发展都存在很多机遇,越是遇到困难,越要加快转型,越要优化服务。政府及时施以援手、做好服务,企业发展的困难就会减轻,要多制定符合需求导向的政策,多搭建公共服务的平台,多给予金融方面的支持,多提供开拓市场的帮助。

  南通重点支持南通中远川崎、中远船务、招商局重工(江苏)等骨干船舶企业发挥资金、技术优势,发展高端产品;支持企业细分船海市场,开拓船舶海工市场新领域。此外,还将以智能制造引领船舶工业内涵式发展。目前,南通已建成1家省级示范智能车间、3家市级示范智能车间,振华重工集团(南通)传动机械有限公司智能化桩腿焊接车间填补了海工装备制造领域多项技术空白,成为国家级海工装备智能化制造示范车间。该公司目前又启动了“齿轴智能制造流水线”项目,后续还将建设“齿轮智能生产线”,以智能制造推动转型升级。 本报记者 陈 明

标签:海工;船舶;产业;南通力促;转型;南通;企业;振华;发展;市场

责任编辑: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