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消费大降个人消费增多 茶企积极拓展中低端市场
3月23日,本该是地产雨花茶抓紧采摘明前茶的好日子,可南京茶叶行业协会秘书长、南京雪松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松并没有催促工人下田。“不急,等芽头再长大点,多做中档茶,好卖。”
李松淡定的背后,是雨花茶市场形势发生了悄然变化——虽然高端茶叶的产量未变,但消费人群由集团消费、公务消费逐渐过渡为企业消费、个人消费,价格也有所回落并回归理性,客户排队上门的好日子更是一去不复返。面对新形势,部分茶企或开发红茶、白茶、黄茶等新品种,或加大中低端茶叶供应,或和休闲农业结合,增设采茶体验项目……
探访:茶叶消费现新变化
3月23日,记者探访全市最美茶园——高淳淳青茶叶有限公司茶叶基地,约4000亩茶园山水相依、风景如画、空气清新。
尽管“淳青”牌茶叶屡获名优茶大奖,但公司董事长刘长青仍对高端市场缺乏信心。淳青茶叶公司每斤1000元以上的茶叶销售额已连续下滑:2012年销售额1000万元,2015年600万,2016年降至470万元左右。“销量下降、利润降低,劳动力成本却在不断攀升,公司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他说。
李松同样感受强烈。往年高峰时,雪松茶叶公司一年生产高档茶4200斤,客户排队上门;去年,公司只生产了2300斤高档茶,大部分走了批发,利润大幅压缩,一年核算下来,还不如多生产中低档茶合算。
市农委蔬菜园艺处处长李丽分析,2013年以来,高档雨花茶消费群体、价格出现了新变化:集团消费、公务消费大幅下降,企业消费、个人消费开始增多;以前极品雨花茶每斤动辄上万元,现在稳定在五六千元。
启示:危机意识不可缺
目前,我市现有茶园约13万亩,开采面积约10万亩,年产茶叶约1700吨,总产值5.5亿元。其中,雨花茶年产量约500吨,产值约2.5亿元—2.7亿元。从茶企数量看,全市注册茶企307家,生产雨花茶企业120家。
以前,市场好的时候,茶企普遍缺乏危机意识,产品不进商场、超市,也不进批发市场,只知坐在家里等客上门。因此,当市场形势发生变化时,这些茶企往往进退两难:没有销售团队,难以精准对接企业和个人客户,导致高档茶销路不畅。
在李松看来,普通农产品供给侧改革应拓展中高端供给,以适应市民对健康、安全的需求。而对雨花茶来说,供给侧改革应继续稳定高端供给,同时积极拓展中低端供给。
举措:茶企纷纷开启转型路
为了扭转高档雨花茶遭遇的困境,南京茶企纷纷开启转型路。
调整市场定位,除了稳定高端客户外,积极向中低端市场拓展空间。在李丽看来,集团高端消费已不是市场主流,质优价廉、百姓喜爱的中低端茶叶消费正蒸蒸日上。众多企业为此主动减少高档茶生产,开始向中低端市场开拓。
提高加工工艺,探索全机械化操作。为了解决采茶成本太高问题,江宁、高淳部分企业已开始探索全机械化操作,茶园田间管理、采摘、加工全过程以机械化操作代替人工,既满足普通市民需求,又增加企业效益。
研发、引进新品种,改变单一产品结构。紫金山茶叶有限公司成功研制出雨花红茶,其兼具雨花绿茶的外形及红茶的内涵,汤色明亮、滋味醇厚,深受高端客户喜欢,每斤售价3000元以上;南京许呈茶树良种场等茶企还在研制雨花白茶、雨花黄金芽等,也备受市场关注。
一、二、三产有机融合发展,茶叶产业和旅游、休闲紧密结合。江宁区通过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打造了黄龙岘茶叶主题景区,深度开发游客采茶、炒茶、品茶体验之旅,2000多亩茶园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体验;淳青茶叶公司依托4000亩茶园,正准备嫁接休闲旅游业,借茶园体验之旅宣传茶叶品牌、促进茶叶销售。
多渠道融资营销,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不少茶企积极开拓销售途径,开辟电商、微店等新平台。如高淳青山茶厂与邮政电商平台合作,销量每年都以几何级数递增。还有部分茶企大量生产5克装、10克装的小包装雨花茶,吸引年轻游客购买。本报记者周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