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中100多同胞在此遇难,殷山矶丛葬地尚未立碑
清明前夕,南航金城学院车辆工程系志愿者朱啸像上次一样,乘坐地铁1号线到达天隆寺站,又转乘108路公交到达琥珀花园西站,开始攀登路边的一座山丘。山的另一边,是殷山矶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十年前就被发现了,但是到现在还没有立碑”,提到这个,朱啸的神情有些黯然。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黄欢
地形陡峭,每次探访祭扫都带着急救箱
记者注意到,著名历史学家张宪文教授在其主编的《南京大屠杀全史》第十一章里,以《双和村村民掩埋队的埋尸》为小标题记录了殷山矶丛葬地的史实,书中介绍:“‘大坟’三面环山,位于一个山坳中。坟高约5米,直径约10米,坟上及周围长满了各种树木”。
朱啸翻过山丘到达的地方,就是《南京大屠杀全史》里记录的山坳。他向记者详细描述了殷山矶丛葬地的位置,“每次祭扫时爬到山腰后,面对一个山路分岔口走左边,会看到横着一条沟壑,爬上去翻过山顶,往右前方下山,顺着旁边小路下到接近山脚附近,就可以看到丛葬地了”,朱啸还告诉记者,这一处丛葬地虽位于靠近山脚的山坳里,但山的另一边是宁芜铁路线,为了安全不可以直接穿越。于是,他和志愿者们每次祭扫都需要从山的另一边翻过山顶。翻过山顶之前需翻过一段陡坡,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每一次前往时,都有考取了“红十字急救员”证书的志愿者们随行,并且带着急救箱。
山另一边的宁芜铁路线不可以穿越,山顶附近的坡地又有一些陡峭,这些环境因素让这一片距离小行和天隆寺两座地铁站都不远的丛葬地却很难接近,并且详细位置也鲜为人知。如今,南京各处遇难同胞丛葬地和集中屠杀发生地都设立了纪念碑,殷山矶被发现后一直尚未立碑,“不知道是不是与周边环境因素有关”,朱啸说,南航金城学院的志愿者们坚持翻山前往这里祭扫,也是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纪念这段历史,“每次想起这段历史都会很有感触,前人遭受的苦难是我们年轻人奋进的动力。希望能在此尽快立碑,如果周边能开通一条路就更好了,方便大家祭扫和凭吊。”
当年100多同胞在此遇难,2006年丛葬地被发现
记者了解到,殷山矶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十年前就被发现了。2006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建邺区党史部门通过多方调查考证,确认了这是埋有100多名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丛葬地,也是距今最新被发现的丛葬地。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会员胡卓然查阅了《建邺年鉴2007》后告诉记者,2006年殷山矶丛葬地的发现,被作为“专题调研有重大发现”而记录于次年《建业年鉴》里:“在沙洲地区调研中,根据当地群众提供的口传史料,发现位于沙洲街道附近殷山矶的一座‘大坟’,及时报告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并提供照片、地图及有关文献资料,供纪念馆专家进一步调查考证。此外,还配合专家对‘大坟’进行调查考证工作。”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原馆长朱成山研究员曾透露,南京曾先后五次发现并挖掘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遗址:第一次是1946年,在南京中华门外兵工厂和普德寺发现“万人坑”遗址;第二次是上世纪50年代,南京大学天文系在基建的过程中,在阴阳营和南秀村发现了大量遇难者的遗骨;第三次是上世纪80年代,江东门纪念馆在建设的过程中发现了“万人坑”遗址;第四次是1996年,在南京东郊的仙鹤门发现了埋有遇难同胞的“千人坑”;第五次就是2006年,南京大屠杀殷山矶遇难同胞丛葬地被发现。
立碑丛葬地已超20座,多位史学专家呼吁尽快立碑
“《抗日战争研究》是国内最权威的抗战史学术刊物。2007年第一期的《抗日战争研究》,当时刊登了一篇学术论文《南京大屠杀殷山矶遇难同胞遗址的发现与考证》,从此,这处丛葬地被国内抗战史学界广泛知晓,成为当年一个重大抗战史发现。”胡卓然告诉记者。
记者随后采访了南京大屠杀史著名学者、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孙宅巍,他认为地形复杂等因素不该成为殷山矶丛葬地至今没有立碑的原因,完全可以选择在附近人员流动比较密集的地方立碑,让大家了解这段历史。“目前,南京立碑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超过了20座,已经发现但没有立碑的就剩下殷山矶了,我此前已经多次呼吁尽快立碑。”
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经盛鸿也向记者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尽快建立纪念碑,把这段不可以忘却的历史永远铭记于这块土地上。不但有必要,而且十分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