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社会民生 > 正文

0

朋友圈的“黑鸡汤文”让人反感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黄欢   2017-03-02 08:36:00

  朋友圈、自拍杆、平板电脑……这些现代生活中的新玩意儿在丰富了大家生活的同时,也给身边人带来了小烦恼。晨报继续推出“倡导文明生活,提高全民素质”系列报道,邀请读者举报生活中的小陋习,尤其是哪些新出现的“小习惯”让你烦不胜烦。

  “黑鸡汤文”道德绑架,让人烦不胜烦

  “吃了一口西瓜,一家人阴阳相隔,大家千万小心”,“用它泡水喝,清除一身毒素,99%的人都不知道”,“事态严重了!不转不是中国人”……

  小慧最近有点心烦,上个月,退休在家的老爸发现身边的棋友都用上了微信朋友圈,特地跟小慧讨教朋友圈的用法。小慧爸爸学的还挺快,没过两天,小慧就发现爸爸开始转发各种各样的营销文给自己,还不忘叮嘱她好好看。

  这样倒还不要紧,大多数的营销文都是标题党,没什么实质内容。然而有的文章却明目张胆地造谣。这不,这两天又传什么菜场的绿叶菜不能吃了,爸爸一回家便把冰箱里的菜都扔了,急坏了正打算做饭的小慧妈妈。不管小慧怎么解释,爸爸都以“朋友圈里都说了,好多人都转了”为由,坚持自己的观点。

  记者发现,如今智能手机、微信朋友圈已经成了许多中老年人的标配,玩的有时比家里的年轻人还溜。然而,因为喜爱转发营销文,“爸妈的朋友圈”也成了许多年轻人无奈吐槽的对象,调侃说“那里藏着世界所有的秘密”。这些营销文往往以标题吸引人,内容不是哗众取宠便是瞎编乱造,是谣言滋生的新沃土,而家里上了些年纪的人常无法分辨这些内容的真实性,或是抱着“不怕一万,只怕万一”的心态去转发,助长了这些谣言的传播。

  而更为许多人所厌烦的是“道德绑架”类型的营销文和鸡汤文,标榜着“不转不是中国人”或是“爱家人就转给他们看看”这样的标题,妄图站在道德制高点引来转载,让原本用来分享生活的朋友圈变得乌烟瘴气。

  自拍神器美了自己,却容易误伤吃瓜群众

  “告别大头贴,拍照不求人”的自拍杆突然就火了起来。景区门口,电商店铺,十几二十块就可以买到。出门游玩时带上一个自拍杆来合影留念成了很多人的习惯,而晃着自拍杆的一队队人群也成了不少热门景区一道新的风景。

  “来来来,看镜头。”顾小姐也是自拍杆的铁粉,出门自拍杆从不离身。刚刚过去的周末,她约上要好的几个朋友去梅花山赏花踏青。天气晴好,游客很多,特别是在花开得比较繁盛的小路上,不少人都驻足留影合照自拍,显得稍有些拥挤。“快来,快来,这儿背景好!”顾小姐一边熟练打开伸长自拍杆,卡上手机,一边回头招呼着走在后面的朋友。“啪!”由于晃动,杆子一下子打在旁边人的后脑勺上。“啊!”顾小姐赶忙回过头来,一慌神,又打到了另外一个人。顾小姐赶忙尴尬地把自拍杆收了起来。

  记者了解到,去年,上海迪士尼主题乐园率先出台了自拍杆禁令,一度让很多游客不太理解,毕竟大家去主题乐园大都是想拍照的。而乐园方则表示禁止自拍杆是因为其对游客及迪士尼演职人员的安全隐患日益严重。其后,陆续有一些游乐园、展览馆在部分设施区域禁止自拍杆的使用。

  记者在一些景区看到,市民使用的自拍杆的长度可达1米到1.5米。比起普通自拍或者给别人拍照,举着自拍杆的人占用的空间更大,在人流量大的地方确实会给身边的人造成一些不便,一不留神就容易挡着路或者产生碰擦。

  “熊孩子”高音量看动画,全车厢陪着现场直播

  “巴啦啦能量,魔仙变身……”这已经是陆先生这周以来第三次坐高铁出差了,睡眠不足的脑袋听到这个声音更是剧烈地疼痛起来。

  “为什么每次我坐的车厢一定会有一个看动画片不戴耳机的小孩儿呢?”他前后顾盼了一下,看见第三排右侧靠窗的座位上坐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孩,而旁边的家长,则自顾自地刷着手机,全然不顾身边正把平板音量放到最大、又蹦又跳的小孩。

  陆先生想着能不能劝说一下,让自己能难得地在这趟车上睡一觉,便搓着手上前去了,“你好,这是你家孩子吧,能不能让他戴着耳机看呢,或者把音量调小一点?”好一会儿,那个家长才抬头白了他一眼:“戴耳机不伤耳朵么?车厢这么多位子,你坐远一点不就好了。”说完又低下头去,没有再想理他的意思。

  交汇点南京晨报记者 黄欢 实习记者 张依依

标签:

责任编辑:苗津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