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0月30日南通讯 南通市崇川区天生港镇辖区范围内有长江和运河岸线12.6公里,各类河道63条。近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发展要求,天生港镇司法所在辖区沿江社区打造长江法治文化带,激活退捕渔民的普法能量,让法治护江理念深入人心。
从授人以鱼 到授人以渔
美丽的江景、醒目的标语,路过社区,焕然一新的居民小院墙体映入眼帘。这就是天生港镇通燧社区精心打造的护江法治文化带。“院里居住着的世代以捕鱼为业的渔民,对于母亲河有着深厚的感情。当我们提出利用墙面打造法治文化带的想法时,他们极力支持,并以各种方式支持社区的护江活动。”通燧社区党委书记徐美芬说。
此外,社区依托花圃精心改造,打造了一处渔文化体验点。在这里,年轻人和孩子们可以通过老一辈的手艺了解传统渔网的编织工艺,在一穿一梭中聆听他们当年的行船故事。
从退捕上岸 到退有所为
“长江保护立了法,持续发展有保障……”渔民小院课堂上,老党员徐金发作为退捕渔民代表给社区居民上起了生动的普法课。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实施以来,天生港镇司法所积极吸纳退捕渔民,并结对街道法律顾问团队,成立了一支“护江普法志愿队”,宣讲法治护江的重要意义。由社区课堂辐射到周边学校,普法志愿者的每一堂普法课都饱含他们对长江的感恩之情。
通燧社区还成立了“渔民党员工作室”,协助渔政部门开展巡查救护工作,如有发现非法捕鱼现象,将进行监督劝离并及时上报。空闲时,志愿者们到来往的船只上发保护长江的宣传资料、到江边清理垃圾、到沿岸巡逻,号召附近居民保护长江、爱护长江。
从风吹日晒 到最美渔娘
自长江流域全面禁渔以来,渔船拆解、渔民转行,曾经跟随丈夫行船的渔娘也有各自的新生活。作为第一批上岸渔娘之一的朱美兰带领社区的退捕女同胞成立了一支“渔娘旗袍队”,利用空闲时间排练节目,以动人的走秀展现当前的美好新生活。
“是这片江水养育了我们,而今我们生活稳定,也想为长江禁捕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朱美兰说。每每社区有演出活动,渔娘旗袍队总是主动参与,身体力行倡导禁捕。
以社区法治文化带、渔文化体验点和退捕渔民普法志愿服务队三大普法品牌建设为抓手,天生港镇司法所将长江文化、法治精神和人文情怀有机融合,不断创新普法模式,倡导沿线居民共守约定,以法治力量共护一江清水。(李张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