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南通崇川:从“出品人”到“制片人”,虹桥街道精磨“基层大片”
2021-10-22 16:07: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10月22日南通讯 “《我的星空》这部微电影真好看,今天老师放给大家看,好几个同学都被刘凯健大哥哥的事迹感动哭了。”最近,在虹桥二小六(2)班的集体班会上,老师为同学们播放了由虹桥街道制作的主题微电影《我的星空》,同学们深受鼓舞。

据悉,今年以来,南通市崇川区虹桥街道立足本土资源,以出品真正能打动人的教育作品为目标,参与创作了《红色根基》《我的星空》两部作品,并分别获得省一等奖和三等奖。

手握标尺,解决“为什么拍”的问题

以“要融入党员干部群众关注的焦点”为宗旨,虹桥街道聚焦作品要有影响力、有感染力两大目标定向,在年初从各条线抽调力量组成制片小组,充分保障人力、物力、财力需求,明确全年拍摄2部重点作品的要求,通过数量和质量上的均衡,确保作品政治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街道紧扣时代主题,树立精品意识,让作品本身能拿得出手、走得出去。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要让受众对象能在短短几分钟里愿意把片子完整地看下去,通过写真写实挖掘真正让人“扎心”的点。

瞄准镜头,解决“拍什么”的问题

拍摄对象和角度的选取也曾一度让街道的主创们“犯难”。拍摄明星党员、先进基层党组织容易变成“炒冷饭”,而选用新的宣传点又会出现“冷门”。对此,街道探索出了一套系统的取材模式。由制片小组牵头,进行为期半个月的素材收集梳理工作,确定9名具有特色亮点和学习价值的优秀党员,随后创新做法,将市场机构前置,即在拍摄对象的确定上让专业力量介入,由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和传媒公司三方联席,敲定最终拍摄对象。

在对9名党员进行筛选的过程中,有超过2/3的案例都是近年来一直在广泛宣传的先锋模范,为了避免最终成片同质化,虹桥街道对这部分党员一一进行新角度的挖掘,以《我的星空》中主人公刘凯健为例,过往的片子中多是展现凯健身残志坚的个人形象,而这部片子选择弱化这个点,借助第三视角,重点展现凯健近年来反哺社会的形象,以更高的站位、多元的视角谋求作品新的发力点。在建党百年的大背景下做出新意、做出特色是“虹桥出品”的出发点,去年12月,在经过与专家的三轮协商后,街道开始谋划以支部建设史为主题的打造工作,通过查询相关资料发现这个领域在全市乃至全省还鲜有探索,至此大家开始广泛收集素材,并与多方专家积极沟通,最终形成《红色根基》的制片脚本。

精益求精,解决“怎么拍”的问题

虽然说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但由于受众对象的广泛性,在制片工作上虹桥街道秉持的一个原则就是无论合作单位水平有多高,绝不当“甩手掌柜”,从制片思路到实地拍摄到剪辑成片再到修改调整,一共出了10个正式版本,通过一遍一遍的磨合实现作品的精致化。敢于打破审美疲劳,在每一次的街道审片会中,邀请各年龄段、各条线未看过片子的人加入,因为无论是评委审核还是广泛投放,对大多数人而言都是第一遍看,因此第一印象至关重要。街道主担制片方,在每一次看片、审片的过程中,敢于学会忘记选择设置对象最初的立意点,清空观点后看片子,让每一部“虹桥出品”始于初衷、源于生活、记录真实、感动你我。(李伟 汤佳宏)

标签:标尺;为什么拍;虹桥街道
责编:郭玲玲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