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游园建得真不错,有空我们就会到这来散步。”13日,记者来到位于学士府小区北侧的莲园时,在这里推着孙子散步的市民沈先生惬意地说。作为主城区第一个文化主题小游园,莲园自今年国庆节前交付使用以来,受到周边居民的欢迎和好评。
在不久前召开的崇川区第一次党代会上提出“建设长三角最美城区”的目标,吹响了“美丽崇川”建设的集结号。记者从崇川区市政和绿化管理局了解到,今年以来,崇川新建小游园5个、沿河绿化7条、沿路绿化15条,新增绿地28.18公顷。在今年小游园的规划建设中,更注重融入南通文化底蕴,提升城市颜值气质。“从有、到美、到精,小游园建设与美丽崇川的建设同频共振。”崇川区市政和绿化管理局绿化管理科科长张蓉介绍。近年来,崇川区小游园建设历经三个阶段,从满足市民最基本的需求,到美观兼具实用功能,今年起,启动了主题小游园的规划与建设,让城市“绿肺”融入文化元素。
莲园是一个廉洁文化主题小游园,占地4万平方米。走进大门,红色的落羽杉、乌桕,黄色的银杏、栾树,绿色的香樟、常青植物,层层叠叠的色彩配上给力的蓝天白云,构建起一幅美丽的画面。《爱莲说》石雕,包拯、于谦等名臣的廉政故事,雕塑、莲亭、地雕、百莲池等“莲”的符号处处贴合廉洁主题。“除了景观提升,莲园建设中处处体现着心思。”崇川区市政设施管理中心副主任陈超介绍。莲园的内河原本黑臭难闻,在建设过程中,施工方贯通了内河与鲍果河,并通过叠水的方式,巧妙地让水“动”了起来。水活了、景美了,白鹭、野鸭等野生鸟类也回来了,为整个小游园增添了一抹生机勃勃的灵动。
位于人民路北、毗邻文亮小学的金通河小游园则是一个因地制宜打造的水景观小游园。“这里原本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遍地,路过都要掩鼻子。”市民任先生对记者说。今年初,结合金通河疏浚工程,崇川区下决心将这块中心城区的“补丁”同步整治,仅运出去的垃圾就有200多车。依托原有的高大乔木和地势,崇川市政局顺“势”而为打造了包括中心广场、休闲步道、绿色景观等在内的小游园,伴随琅琅书声,在园子里散步是莫大的享受,任先生说:“现在,我会提前20分钟出来接孩子,就为了在这走走。”
近年来,按照“市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规划要求,结合区位、面积、功能定位的要求,崇川区不断优化小游园设计方案实现“一园一特色”的景观效果,打造了一批特色主题鲜明、契合民生需求、体现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优质小游园。十三五期间,崇川区新建小游园67个,同时实施沿河、沿路绿廊建设,不断织密绿网,新增绿地面积485万余平方米,绿化覆盖率提高至45%。
“打造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品质精品,为美丽城区建设贡献‘崇川样板’。”崇川区市政和绿化管理局局长曹建军表示,建设“长三角最美城区”“绿色公园城市”,小游园建设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小游园不仅要为周边居民健身休闲服务,更要为游园融入有趣的文化灵魂,成为一个个市民喜爱的网红打卡点。”他说,明年,崇川区将继续打造一批文化主题小游园,让小游园成为城市记忆的存储器、城市民俗文化的展示平台、青少年的科普园地、崇川的特色名片。 袁晓婕 邰步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