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煤改电企业与同行共享改革红利
2020-10-15 10:5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10月15日南通讯 10月14日上午,南通市通州区二甲供电所曹建华、瞿程等3人来到南通祥龙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对该公司电锅炉、玻璃制品烘干线上包括开关柜、配电箱等电气设备进行体检,确保企业安全稳定生产。

该企业主要生产膏霜瓶、乳液瓶、香水瓶等玻璃制品,年产值超过8000万元。去年8月底,南通市通州区供电公司供电服务中心副主任凌一、专职姜晓嵩等人在走访了解企业的用电情况时,得知,该企业依然在使用一台煤锅炉时,向老板沈祥华宣传国家提倡的“煤改电”“油改电”等绿色节能政策。

后来,沈祥华初步测算了一下,包括电锅炉、配电屏等设施在内的项目需要投资600多万元,但老沈经过深思熟虑后,认为“煤改电”不仅利于绿色环保,且从长远看,肯定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红利,因此,拍板决定,尽快实施改造工程。

为了推动后续工程,凌一、姜晓嵩等多次上门与沈祥华对接增容前期工作。2月初,在该企业复工复产阶段,通州区供电公司通过线上办电、推行现场移动作业以及采取线路勘察、图纸设计等流程并联运行的“特快电力”服务模式,为企业增容一台2200千伏安的变压器,对老式的煤气发生炉进行彻底改造,整个工程于3月25日一次送电成功,比常规增容少用20天。

“用电和烧煤完全不一样,玻璃制品在烧制过程中恒温控制好,正品率超过85%,比以往至少提高了20%左右,目前,一台占地18平方米的电炉每天出料40吨玻璃制品,产量也比煤气炉提高了30%以上……”沈祥华在跟笔者算经济账时,露出欣喜的笑容。

“电炉在燃烧加热到1550度的过程中很稳定,相比过去为了达到1500多度的加热温,而时不时地顶高温、费大力气给煤气炉添煤、翻拨等操作,现在感觉在装有空调的配电房里舒适地值班,这感觉真是不一样。”一旁的电炉运维工宁左阳尝到煤改电的好处,由于对电炉的运维量减少,沈祥华至少节约了1个劳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实施“煤改电”工程后,企业年减少二氧化碳排量1.37万吨,二氧化硫排量41.06吨,增加年供电量1200万千瓦时。为了让同行也分享“煤改电”的绿色节能政策的红利,老沈还通过朋友圈,向同行大力宣传国家提倡的低碳环保生产方针和政策,并成功帮助该市海门区一家玻璃制品企业完成“煤改电”。(吴庆华)

标签:玻璃制品;煤改电;电炉
责编:郭玲玲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