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0月14日南通讯 10月13日一大早,在南通市通州区平潮镇甸北村境内的锡通高速路旁,一块占地5亩多的空地里,一台正在作业的挖掘机,正在将原来杂草丛生的荒地进行清理,并填上干净的泥土,它旁边的一条5米多宽水泥路边的空隙地也被当地村干部落实人员填上了新鲜的泥土,附近的村民也正忙着在刚填的泥土里种植蚕豆等秋熟作物……一位骑车从路边经过的老干部见此情景,深有感慨地说:“现在国家号召要珍惜每一寸耕地,村里这样做,既保护了耕地资源,又改善了人居环境,真是一举多得的大好事……”
近年来,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成为各地提升城乡群众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通过改善人居环境,不仅美化了家园,更提高了城乡居民的文明素质。但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也有少数地方平时疏于管理教育,缺乏科学决策和理财理念,在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花费了大量财力和物力。平潮镇党委政府和各村居两委在人居环境中,及时召开人居环境整治相关会议,积极引导各单位在人居环境整治活动中,做到该花的钱不省,不该花的钱坚决不用;另一方面镇村落实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组,由镇纪委、农经部门和村居监委会严格把关人居环境整治支出,这一做法不仅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也有效加强了集体资金监管。
该镇花坝村两委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将保洁员每月保洁工作成效与考核工作、绩效奖金挂钩;除抓好保洁员区域考核外,还另安排两位保洁员每天负责定时到村里规定路段统一负责收集当地村民的袋装生活垃圾。为增强广大村民参与支持人居环境治理的责任意识,该村在每年评选“清洁文明小康标兵户”评比活动中,不仅明确了村民家庭爱护人居环境的具体范围和标准,而且将村民家庭人居环境质量优劣作为评选内容,让广大村民明了在日常人居环境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同时,该村两委注重发挥广大老干部、老党员等“五老”人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和青少年在家庭人居环境中的“小手牵大手”作用,在全村形成了“人人美化环境、家家守护家园”的良好社会风尚。“花坝环境治理模式”成为全镇人居环境的“样板村”,由于该村平时人居环境管理到位,在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时,大大节约了不必要的开支。该镇甸北等村居两委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注重将人居环境整治与保护耕地有机结合起来,对辖区的低沟呆塘和路边十边隙地进行填土整治,腾出土地,提供或承包给当地农户种植农作物。许多村民都说:“村里领导安排得当,村庄变美了,路基变宽了,我们农民种粮种菜的田也更大、更干净了……”(陈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