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五色鸡脚棉 8年培育路|通州湾试验田内,知心奶奶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2020-10-14 16:1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10月14日南通讯 十月金风把田野染黄。日前,通州湾试验田内人头攒动,南通市崇川区学田街道知心奶奶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30余名知心奶奶群体走进试验田聆听五色鸡脚棉8年培育之路故事,一起体验劳动的艰辛和快乐。

“大家请看,这里有‘通謇一号’鸡脚棉栽培试验区,还有五彩棉花、多色花生等生态品种。”85岁的曹云泉老人站在田头向知心奶奶介绍到。他是一名退休高级农艺师,一直致力于南通本地生态资源保护工作,曾查证、寻访到580余棵古树名木和濒临绝种的鸡脚棉。

鸡脚棉,因叶片形似鸡爪得名。当年,鸡脚棉非常适合地方土机织造粗纱生产,畅销国内市场。但由于棉绒短、产量低,织不了细布,随着纺织业向精纺细纱生产发展,这一传统棉种逐步被淘汰。清末状元、近代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曾大力倡导改良棉花品种,培育出纤维长度较长的青茎鸡脚棉。曹云泉介绍,为纪念张謇先生,选育得到的鸡脚棉品种被命名为“通謇一号”。 2012年,声匿迹多年的鸡脚棉重被发掘,老曹如获至宝。经过8年栽培、定向选育,鸡脚棉在通州、启东、如东等沿海地区的试验种植收获了良好反应,曹云泉希望“叶面小、透光性强,有较强的抗台抗病虫害能力,这些都是鸡脚棉的优点,这些都能适应机械化采收要求,未来有望成为机摘棉的种植品种。”今年老曹又自费在通州湾试种3亩,主要还是观察鸡脚棉适应性。

今年6月,在通州湾3亩盐碱地上播下了一大片希望的种子。经过整个夏天的酝酿,“通謇一号”终于在金秋十月迎来收获。更令人欣喜的是,它表现出的抗灾能力和抗病虫害能力,是适合今后发展方向优良品种之一。

知心奶奶党支部书记蔡松英表示,鸡脚棉如果能够作为一种品种资源被保存,一定会通过选育改良焕发出全新生机。大家都为曹老不服老的钻研精神点赞!更为他人老心红,一心为党作贡献的共产党员崇高品质所感动。

知心奶奶们纷纷表示,要向曹老学习,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努力为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发挥余热,奉献夕阳!(汤建军)

标签:知心奶奶;鸡脚;通州
责编:郭玲玲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