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彭军君)昨日,海安市中医院急救中心、科研教学综合楼工地上机声隆隆施工忙,作为新近开工的我市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工程已进入桩基施工阶段。记者昨日从市发改委获悉,今年1月至10月,南通市组织申报包括医疗卫生、社会服务兜底、保障性安居工程等在内的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17个,争取中央资金2.8亿元。随着这些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改善我市社会事业领域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提升全市公共服务能力,促进社会事业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海安市中医院急救中心、科研教学病房综合楼是2018年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全民健康保障工程”资助项目,总投资2.27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2000万元,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地改善当地就医及科教研条件。今年以来,我市积极把握国家宏观政策导向,切实加强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申报和管理,充分发挥中央资金有效拉动作用,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目前,17个项目已有16个开工建设,开工率达94%,项目进展顺利。
在工作推进中,我市重点突出“两结合、两到位”。一方面将项目申报与补短板相结合,聚焦基础设施、民主保障等补短板关键领域,积极组织申报一批补短板重大项目,包括保障房、港口码头、医院综合楼、养老护理院等。另一方面,项目推进与稳投资相结合,牢牢咬定项目“早开工、早完工、早见效”的目标,集中力量、集中资源协调解决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着力推动中央资金尽快转化为实物工作量。
为确保中央预算内投资完成及时到位,市发改委按照“以程序保规范、以制度保质量”的要求,会同相关部门在项目申报和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规划、土地、环评等相关审批程序,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和项目监理制等各项建设制度,确保项目建设高效、优质、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