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用科技创新成就梦想——来自港闸区科技型企业的蹲点报告
2019-07-18 11:20:00  来源:南通网  
1
听新闻

  苏通大桥斜拉索上的钢丝、华为手机屏幕背面的导电胶带、为“大国重器”探伤的超声检测设备……在港闸区,有这样一批科技型企业,专注于某一细分行业,或是某一应用,产品有的打破国外公司长期垄断,有的达到业内领先水平。本月上旬,“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蹲点调研活动走进港闸5家科技型企业,实际感受它们的共同特点——用科技创新成就梦想。

  友联数码 

  守护“大国重器”健康 

  【创新故事】 

  上世纪90年代初,如皋人郭振祥还是东南大学的一名老师。按照最初的设想,教书育人、学术科研,直至退休,应该是他的人生轨迹。

  在一次产学研活动中,家乡南通向郭振祥抛出橄榄枝——回乡创业,进行成果转化。1993年,南通友联数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由此诞生。

  就像人需要定期去医院体检一样,大桥、机场、轨道等公共设施的关键部位也需要定期探测检查。南通友联的产品,就是超声波检测设备。

  友联创业时,正值超声波检测设备由模拟型向数字型转换的阶段,技术主要掌握在欧美大公司手里,一台主机就卖20多万元,软件和服务还要另外加价。“技术上没有存在感,就没有议价能力。”郭振祥带领研发团队从电路设计、硬件设计到算法、编程,攻关了一道道难题。国产数字型超声波检测设备上市3年后,国外设备价格下降了一半。其后,诸多业内第一不断在友联刷新:国内第一款笔记本式数字超声波探伤仪、国内第一款数字彩色超声波探伤仪、第一款世界领先体积最小的掌上数字超声波探伤仪、国内第一款高采样深度TOFD检测仪、平板式相控阵探伤仪……

  近年来,友联多项产品助力“大国重器”:成功研制出世界领先的航空铝板自动化检测系统,用于大飞机项目;为港珠澳大桥定制了U肋自动成像系统,解决了钢箱梁U肋焊缝熔深难以检测的问题,填补了国内外空白;“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国家奥体中心、西气东输项目等,都采用了友联的超声波检测设备。

  20多年来,友联取得多项发明专利和国家级荣誉,成为中国工业超声波检测行业的领军企业,进入了国际领先企业行列。

  【追梦者说】 

  南通友联数码总经理郭振祥教授:

  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根本,紧盯国际先进技术,在“专、特、精”方面下功夫。沉下心来钻研,我们有能力在技术上超过发达国家水平。

  康尔乐 

  大牌手机背后的南通力量 

  【创新故事】 

  通过两次风淋、穿过11道门,终于进入到南通康尔乐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胶带生产车间的走廊,透过窗户远观忙碌的生产线。

  如今卖得火热的华为P30系列手机,屏幕背面的超薄泡棉胶带60%的量来自康尔乐。这种胶带既要突破薄的极限,又要具备减震缓冲的性能。

  位于港闸区幸福工业集中区的康尔乐,前身是一家生产医用卫生材料的小厂。“最早做用于创可贴的胶带,仅能赚取微薄的利润。”公司技术支持与开发负责人姜欣介绍,2011年,康尔乐转型电子行业,研发生产导电胶带。

  转型之路充满艰辛。面对美、日企业对导电胶带的技术垄断,康尔乐从零起步。面对胶带涂层需要解决气泡的问题,他们的办法就是:试,不停地试。

  白天,公司要进行正常的生产;晚上,一群技术人员就围着机器打样,不停地搅拌、混合,每道工艺逐一尝试、逐一比对。这一过程,足足花了6个月时间。

  从供应用于笔记本面板的中等尺寸导电胶带到用于手机面板的小尺寸胶带,从超薄胶膜到超厚胶膜,从溶剂涂布到无溶剂涂布,康尔乐公司用一个个新产品,敲开了联想、戴尔、华为等大企业的大门。

  目前,康尔乐拥有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

  【追梦者说】 

  康尔乐技术负责人姜欣:

  企业成立10多年,年销售从50万到去年4000万元,我们深刻感受到,只有产品不断升级、科技不断进步,才能给企业带来更好的效益。

  三黍生物 

  酝酿一场产业革命 

  【创新故事】 

  一株株木薯、甘薯、马铃薯苗,甚至还有玉米,长势喜人。看到这样的场景时,我们并非身处乡村田头,而是在陈桥高科创业园的10楼。

  这里是江苏三黍生物科技的人工智能气候室。眼前这些通过遗传转化技术培育的薯类作物,规模种植后的目的并非用来食用,而是加工成淀粉颗粒,最终成为胶囊、代血浆、不含甲醛的环保油漆、可降解的环保材料等。

  三黍生物由中科院百人计划专家张鹏教授领衔创办。2016年,3位志同道合、平均年龄30岁左右的科研人员来到港闸区,一头扎进特种淀粉基材料的研发。“如果我们做第三方检测,也能来快钱,但为了打破欧美公司在特种高直链淀粉的垄断地位,我们多吃点苦值得。”

  创业之初,一切奔着出成果。最好的房间让给仪器设备,人吹着风扇,仪器必须用上空调。挣了钱就投设备,短短两年间,已砸下数百万元。新上的检测设备花了420万元,南通地区独此一台。

  目前,第一代甘薯、木薯产品已获得专利授权,具备进口特种淀粉的优良性状,极大降低生产成本。二代产品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和杂交技术,已完成育种工作,正申请国家品种审定,拿到后准备推广种植。三代产品研发已初现成效,预计3年内能培育出同时存在多种副产品的新品种。眼下,三黍生物正致力于开发基于淀粉基的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用于代替一次性塑料制品,做到真正的全降解,从根本上治理白色污染,一旦成功,无疑将掀起一场产业革命。

  “生产一代,试用一代,研发一代,保持领先别人5-10年。”三黍生物年轻的科研团队,在创新的险途上奋力前行。

  【追梦者说】 

  三黍生物副总经理施富超:

  对于科研企业来说,一定要格外重视技术创新,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只有时刻保持危机意识,才能促使自己一直走在前列,处于领先水平。

  宝钢制品 

  造世界顶尖水平钢丝 

  【创新故事】 

  南通宝钢制品可谓“系出名门”,背后是大名鼎鼎、以“全球钢铁业引领者”为愿景的宝武集团;南通人更为熟悉的是,这家企业是苏通大桥斜拉索的制造商。

  曾创下四项“世界第一”的苏通大桥,是南通人的百年梦想,也是中国由桥梁大国迈向桥梁强国的标志性工程。大桥修建时,宝钢制品的前身上海二钢的科研人员埋头攻关,自主研发,将钢丝强度提升至1770兆帕,在特大型桥梁斜拉索用钢的冶炼、轧制以及镀锌钢丝的制造上,中国企业由此跻身世界一流水平。

  “忘掉过去的成就,打造高等级、高品质、高科技含量的钢丝产品,是我们始终追寻的目标。”宝钢集团南通线材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周建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

  南通宝钢制品耗时3年,历经4次重大工艺改革之后,再次突破2000兆帕级强度——一根直径7毫米的钢丝,拉力高达80吨,强度达到2000兆帕。商合杭铁路芜湖长江公铁大桥,成为世界上首座实际运用2000兆帕强度钢丝的大桥。

  美国旧金山奥克兰海湾大桥、西堠门大桥、四渡河大桥……“卧龙”飞架海内外,“桥牌”铸成金招牌。这些年,宝钢制品桥梁缆索用钢丝用于全球30多座大桥,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之路。

  “目前钢丝产品还存在拉伸变形等技术问题。我们通过研发,打造了一款全球独家的镀锌铝镁钢丝产品,这种产品耐用性更强、延伸性更好,目前已申请相关专利。”周建华表示,这款产品面世后将能极大提升钢丝各方面性能。“通过一系列科技创新,相信未来中国造的钢丝将达到世界顶尖水平,成为中国人的骄傲!”

  【追梦者说】 

  南通宝钢制品总经理助理 周建华:

  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是我们的产品能够从替代进口到走出国门、让世界瞩目的关键所在。

  新帝克单丝 

  为用户量身研制产品 

  【创新故事】 

  比头发丝还细的单丝你见过吗?这些单丝有哪些作用?普通人可能不甚了解的单丝产品,南通新帝克单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却做出了一篇大文章。

  单丝是化学纤维生产中用单孔喷丝头所制得的支数较小的单根长丝,在民用、工业、特种材料等多领域被广泛使用。十多年前,新帝克的创业团队因偶然机会接触了解到单丝产品,得知当时国内鲜有相关企业涉及,决定“剑走偏锋”潜心研发单丝产品。

  不同厚度、不同材质的单丝需对应不同产品,动辄成千上万种单丝类别对技术研发工作是巨大挑战。公司设立了单丝成型技术研发、原料研发、生产设备研发三级研发平台,一次次曲折没有打倒这群充满研发精神的人。

  比如,公司研发的“三明治”网布用单丝,要求具有一流的弹性和支撑力。研发人员通过精密计算按压8万次后床垫会塌下去多少,再根据相关技术参数的要求,将普通涤纶原料加入弹性单丝,进行技术革新,成就了最终的“三明治”网布用单丝。目前,最新成果已被国际知名床垫生产商采用。

  如今,新帝克拥有单丝生产线125条,生产规模国内行业领先。公司多次承担国家、省、市重点科研项目,已获发明专利21件,拥有国家重点新产品4件、参与制定行业标准6项。

  【追梦者说】 

  新帝克单丝技术总监杨西峰:

  研发再研发、创新再创新,保持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用更强大的研发力量为客户量身定制最符合需求的产品。

  记者 汤晓峰 卢兆欣 金帅

  短评 

  多些小而美的企业 

  在港闸区蹲点采访中,记者印象最深的是,这里有不少“小而美”的高新技术企业。它们不像大企业那样有着很高的知名度,销售额也难以与大企业相比,但它们通过提供配件、软件或服务,长期精耕于某个细分领域,处于价值链的深层,技术和市场份额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有着不错的效益和发展前景,未来更有能力成为行业的“隐形冠军”。

  在世界经济版图中,类似小而美的企业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日本,有生产“永不松动”螺母的小公司;在德国,有千万家“隐形冠军”企业……它们拥有自己独特的技术和知识产权,有着极强的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它们深耕创新创造,成为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当前,南通以“3+3+N”产业为发展重点,打造具有特色的新型产业体系。我们需要“大而强”的企业为引领,也需要众多“小而美”的企业为支撑。希望各地耐心培育更多“小而美”的企业,发挥它们在产业体系中的独特作用,不断稳固“南通制造”乃至“南通创造”的基石。

  晓峰 兆欣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