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7月1日南通讯 近日,记者走访海安市李堡镇红星河,沿着河堤聆听水音,我住小村庄,生态又健康,漫步红星河,如在画中游。老百姓争着夸家门口的那条河,变清了,变美了。然而,在半年前,这里水质监测却为劣Ⅴ类水,水质状况较为严重,如何只用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完成一场嬗变呢?
没有上下游协同,治标易治本难
李堡镇党委书记朱志亮,兼任李堡镇镇级总河长。“担任这个职务以后,我要负责全镇河长制的组织领导、决策部署和考核监督,审定全镇河长制工作方案,要解决河长制推行及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朱志亮说,今年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怎么治理好东西红星河。
东西红星河全长37.72公里,西起通榆运河,东至角斜大码头流入北凌河,流经李堡镇仅3.54公里,在李堡镇境内算不上什么大河。可就是这样一条不大的河,流经海安市和东台市共四个乡镇。在有的河段,从河流中心线划开,一个镇管一边,管理起来有诸多不便。
水面漂着垃圾、河坡杂物乱堆,畜禽粪便直排,不时有黑臭现象。不仅如此,水质的恶化,还严重影响着通榆河的水质。当地村民都盼着家门口的这条河像以前那样,河水清澈、水质优良,河滩上长满绿草、开满野花。
“去年以来,李堡镇对境内东西红星河及其支流污染点源开展排查并进行了整治,并开展了常态化管护,下了不少功夫。但由于上游部分镇村范围内存在养殖直排现象,来水导致境内监测点水质均为劣Ⅴ类,污染源排查整治效果不明显。因为没有上下游的协同,治标难治本。”朱书记说。
两市四镇合力,共治红星河
要想彻底整治好东西红星河,单靠哪一段单独使劲儿都不行!李堡镇决定做一篇“联动文章”。
今年3月,在海安市副市长、东西红星河市级河长葛志祥的总部署和协调下,东台市、海安市两市相关部门和乡镇级河长汇聚李堡镇,召开东西红星河区域联动治理市级河长协调会议,并进行了实地踏勘,排查污染点源,剖析问题根源,寻求解决办法。
后经多次协商会办,各涉及乡镇就养殖污染治理、生活污水截流、排污口整治、河道常态保护、岸坡环境治理等形成了共识,形成“联动一体化、联防责任化、联治高效化、联商常态化”的跨区域水环境长效治理模式。
沿岸养殖场是东西红星河的主要污染源,各涉及乡镇随即联合环保、水利、纪委等部门,集中开展东西红星河流域水污染专项治理联合行动,严格监督执纪,开展暗访督查,对工作不力的严肃追责问责。唐洋镇下大力气关停1家、整治3家畜禽养殖场。同时对岸坡和水面进行了集中突击清理,将该镇域内东西红星河由村级河道提升至镇级河道管护标准,并转入常态化保洁。
经过近三个月的联合整治,东西红星河水质呈稳定提升态势,水质提升至Ⅳ至Ⅴ类水。
为有效控制面源污染,李堡镇还着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新技术,促进农药、化肥亩均施用量下降。
如今,东西红星河李堡镇段已经基本实现了“变脸”:在许多河段,清澈的河水顺着河床缓缓流过,两岸绿树成荫,完成了华美转身。
“治水之路,是场持久战,需要我们的共同参与。”李堡镇党委书记朱志亮介绍说,接下来,当地政府将进一步深化协同治理,强化河长履职,通过联合攻坚提升水质,形成长效机制,永葆东西红星河水清岸绿,打造优美水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