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医生好,之前我关节有些痛,你把我治好了。这次我出去旅游了一趟,又有些发疼了,麻烦你帮忙看看。”5月24日上午9时许,位于青年路上的文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里,家住附近城南新村的刘淑珍老人对骨科医生王晓东说。
作为市三院派到合作基层医院的专家,王晓东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诊75岁的刘奶奶了。“奶奶,你的关节没有大毛病,等下我帮你理疗一下就好了。”一番理疗后,刘淑珍的关节疼痛好了很多。
这样的场景,现在在崇川区各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工作日都会上演。
基层医疗服务,难以满足居民需求
“近年来,崇川区获评国家级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省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省健康促进示范区,但总体来说,基层服务能力与群众需求仍有一定差距。”崇川区卫健委主任薛平直言不讳。
崇川作为主城区,辖区内有1家省属医院,7家市属医院,市民选择余地大,就医时更多考虑的是去大医院。尽管崇川区连续5年投入5000余万元提高硬件水平,改造业务用房约2万平方米,诊疗设备提档升级,就医环境明显改善,但功能却停滞不前,而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属一级医疗机构,省药品采购目录中实际采购不足300种,群众需要到市级医院或药店购买短缺药品。此外,由于基层医院就诊量低,全科医生得不到更多“实战经验”,导致对部分专业知识掌握不深不透,难以满足居民全科诊疗需求。
“一方面是大医院人满为患、不堪重负,另一方面是基层医疗机构‘吃不饱’。如何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好激发基层医院活力,为当地老百姓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这是崇川卫健部门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薛平如是说。
服务居民,共同搭起健康“保护网”
以问题为导向,崇川区拿出切实措施,突出“联”的紧密性,理顺体制机制,密切市、区、街卫生医疗机构关系,去年3月,任港等8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第一人民医院等4家三甲医院签约合作,组成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形成“一体多翼”基层卫生新格局。
不同于一般的松散型医联体,这些医联体以配优资源、有序诊疗、提升服务为目标,明确医联体二级法人主体地位,人事、业务、财务等独立账户、独立核算,城市街道医联体承接原卫生所公共卫生职能。
同时,开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医联体特色专科,40余名市级医院专家每周到医联体坐诊;“输血式”补充医务、管理人员;设立联合病房,实行专家查房制度。
“简单点来说,就是让大医院的优质资源下沉到基层,将基层建设成为保障居民健康的第一道‘屏障’,这样就可以打通原先两者之间的壁垒。”崇川卫健委副主任陆新华介绍说,“小病、慢病、康复在基层,大病难病无缝对接大医院,社区、大医院各司其职,共同搭起老百姓健康‘保护网’。”
紧密相联,“联”出了活力与便利
医联体正常运转后,管理与市级医院同步,特色专科逐步彰显,各项指标完成率提高,群众对基层就医的获得感增强。
由于市级医院一体化管理基层人员,市级专家“一对一”结对带教,基层跟班学习传染病防治等培训课程,统一考评医德医风,赴省、市级医院培训、交流机会增加 30%以上,基层人员知识扩容、业务提升。2018年,各医联体的门急诊号次稳步上升,同比增长12%,65381名65周岁以上老年人享受体检,重点养老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达100%。
带来活力之余,更是带来便利。无需排长队等待,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市级医院专家服务。医联体与市级医院信息互通、药房互联、检验结果互认,为居民赴市区不同机构就诊提供方便。第三方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群众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整体满意率提升至98%以上。
文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黄书明笑着说:“自从与市三院结成紧密型医联体,中心就诊量一年多来上浮超过30%。一方面大专家来坐诊、药房互联等措施带动人气,另一方面,在专家以及大医院的培训下,我们自己的医生水平不断上升,而最终获益的还是广大老百姓。”
据了解,崇川区将继续引导医联体补充基层医务人员,鼓励市级医院下沉专家,建设老年、眼科等特色专科,加强业务培训、考核等力度,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提高群众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获得感。 本报记者陈可